东营的事跟他说了一遍,然后诚恳地说:“老王,你跟我去东营吧,那边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老王听完,叹了口气:“经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真的不想再回去了。当初被侯副部那么对待,我到现在心里都不舒服。我年纪也不小了,就想在家安安稳稳地过几年,不想再折腾了。”
“老王,这次真的不一样,新公司,新环境,肯定不会再有以前那些糟心事了。”我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经理,不是我不信你,是我对那个地方已经没什么念想了。”老王的语气很坚决,“谢谢你还记得我,真的不好意思。”
挂了老王的电话,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们心里的疙瘩,看来不是那么容易解开的。
最后,我想到了老卞。老卞是个技术能手,尤其擅长设备的调试和维护,而且动手能力超强,经常能自己琢磨出一些小发明,让生产效率提高不少。
我拨通了老卞的电话,他很快就接了:“经理,新年好啊!”
“新年好,老卞。”我笑了笑,“跟你说个事,我要去东营的新公司当生产厂长,想让你跟我一起去,怎么样?”
老卞的反应和老赵、老王差不多:“经理,谢谢你看得起我。但我真的不去了。当初被撵回家,我就没想过再回去。现在我在家开了个小修理铺,生意还不错,挺自由的。”
“老卞,纳米新材料这行真的有前途,你去了肯定能发挥你的才能。”我依旧不死心。
“经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对公司已经没什么感情了,侯副部那事,真的让我寒心了。”
老卞的语气里满是失望,“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就不麻烦你了。”
挂了老卞的电话,我坐在沙发上,心里沉甸甸的。
他们三人都是难得的人才,也是我一直很看好的干将,可他们被侯副部凉透了心,任凭我怎么劝说,都不愿意再回来。
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换作是我,或许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可四个人还没凑齐,这可怎么办?我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眉头紧锁。
离给老板答复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人。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老陈。
老陈也是被侯副部撵回家的人员之一,他为人踏实肯干,虽然不像老卞、老王、老赵那样有突出的技术特长,但胜在稳重可靠,做事任劳任怨。
我赶紧给老陈打了个电话。“老陈,在家忙啥呢?”
“经理啊,我在泰安老家呢,帮着家里准备年货。”老陈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
“是这么回事,我要去东营的新公司当生产厂长,需要带四个工人过去,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我问道。
老陈在电话那头想了一会儿,说:“经理,你信得过我,我就去。只是,我一个人也不够啊。”
“我知道,”我连忙说,“我想让你从泰安老家帮着找三个人,加上你正好四个。你看能行吗?”
老陈很爽快地答应了:“行,经理。我在老家这边认识不少人,都是能干活的实在人,我这就去问问,应该没问题。”
听老陈这么说,我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太好了,老陈,那就麻烦你了。尽快给我个信。”
“好嘞,经理,我这就去办。”
挂了电话,我心里稍微踏实了些。接下来的两天,我一边忙着家里的年货准备,一边焦急地等待着老陈的消息。腊月二十七下午,老陈的电话终于来了。
“经理,人找好了。三个都是我们村的,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干活勤快得很,绝对靠得住。”老陈在电话那头高兴地说。
“太好了,老陈,太谢谢你了。”我激动地说。
“谢啥啊,李哥。能跟着你干,是他们的福气。”老陈笑着说。
我和老陈约定好,年后正月初八一起出发去东营,到时候他带着那三个人在火车站跟我汇合。
把人员确定下来后,我立刻整理好他们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