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留言转发给林悦:“这条建议,有用。”
晚上十点,训练室只剩他一人。主屏黑着,备用机亮着。他调出“碎片收集兑换”界面,将直播和见面会收集到的关键词碎片进行归类整合。系统自动筛选出十二条高价值建议,其中三条涉及“影袭链”优化。
他选中那条“假信号”提案,导入“策略模拟空间”。
百万次推演启动。
三分钟后,结果浮现:在辅助真实视野未断的前提下,制造一次0.5秒的信号中断假象,可使对手预判错误率提升19.3%。最佳触发时机为团战前4.2秒,配合“夜莺”的法杖抬手动作,视觉干扰效果最强。
他将该方案标记为“待测试战术b”,同步录入明日训练计划。
屏幕右下角弹出新消息。是林悦:【今天现场有个粉丝递了纸条,写着“夜莺的操作像在算命,每一步都准得离谱”。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看你的走位,像提前知道结果。】
沈逸盯着那句话。
系统突然震动:【潜力挖掘预警——外部观察者模式启动,行为一致性风险+8%】
他没回消息,而是打开训练录像,回放自己今天在见面会上的旋转动作。慢放,逐帧。
第17帧,左手无名指微微翘起,与“夜莺”建模的手势完全一致。
这个动作,他在现实里从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