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连忙说道:“陛下深明大义。
若秦燕结盟,他日齐国若敢再犯燕国,秦国必出兵相助;若秦国攻打齐国,燕国也需出兵配合。
此外,秦国还愿为燕国提供兵器和粮草,助燕国增强国力。”
“好!”
燕昭王拍案而起,“寡人答应你!
明日,寡人便派使者随你回咸阳,签订盟约。”
陈轸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正想道谢,却见下大夫乐毅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秦国向来狡诈,若与秦国结盟,怕是会引狼入室。
当年秦国与魏国结盟,后又攻打魏国,占其河东三城;与韩国结盟,又时常要挟韩国。
如今秦国与燕国结盟,怕是也没安什么好心。”
燕昭王皱起眉头,看向陈轸:“秦使,乐大夫所言,你如何解释?”
陈轸从容答道:“陛下,乐大夫所言,是往日的旧事。
如今秦国已今非昔比,公孙衍相邦辅佐惠文王陛下,一心想让秦国与列国和平相处。
况且秦燕两国相隔甚远,秦国若想攻打燕国,需跨越韩赵两国,难度极大。
反之,齐国与燕国接壤,若齐国恢复实力,第一个遭殃的便是燕国。
因此,秦燕结盟,对燕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乐毅还想反驳,却被燕昭王抬手制止:“乐大夫,寡人知道你担心什么,但如今齐国是燕国最大的敌人,若能与秦国结盟,共同打压齐国,何乐而不为?至于秦国,他日若真有不轨之心,燕国再想对策也不迟。”
乐毅看着燕昭王坚定的神色,终究还是闭上了嘴,退到了一旁。
陈轸松了口气,连忙说道:“陛下英明。
明日签订盟约后,外臣便派人回咸阳传信,公孙衍相邦定会尽快为燕国提供兵器和粮草。”
燕昭王点了点头,举杯道:“好!
今日寡人高兴,与秦使共饮此杯,预祝秦燕两国结盟成功!”
陈轸举杯回应,心中却在想,燕国之所以如此爽快,全是因为与齐国的旧怨。
当年齐国伐燕,给燕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燕昭王一直想报复齐国,如今秦国提出共同抵御齐国,燕国自然不会拒绝。
次日,秦燕两国签订了友好条约。
陈轸离开蓟城时,雪花下得更大了,覆盖了整个蓟城。
他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雪景,心中感慨万千。
魏国、韩国、燕国都已与秦国结盟,合纵联盟已彻底瓦解,秦国东进之路,再也没有大的阻碍了。
第四章临淄孤影
陈轸回到咸阳时,公孙衍早已在相府等候。
他将各国签订的盟约递给公孙衍,详细禀报了出使的过程。
公孙衍看着盟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做得好!
如今魏、韩、燕三国都已与秦国结盟,合纵联盟名存实亡,齐国和赵国已不足为惧。”
“相邦,”
陈轸问道,“齐国如今还有些实力,若齐国联合赵国,重新组建联军,该如何应对?”
公孙衍摆了摆手,语气笃定:“赵国刚兵败,国力大损,赵武灵王一心想休养生息,不会轻易与齐国结盟。
至于齐国,齐宣王刚经历兵败,国内百姓怨声载道,大臣们也各怀心思,就算想联合赵国,也未必能成功。”
正如公孙衍所料,此时的临淄,正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齐宣王坐在宫殿里,看着手中的竹简,脸色铁青——魏国、韩国、燕国先后与秦国结盟,断绝了与齐国的往来,合纵联盟彻底瓦解,齐国成了孤家寡人。
“大王,如今列国皆与秦国结盟,我齐国已陷入孤立,若不尽快想办法,秦国必来攻打齐国。”
上大夫邹忌躬身道,语气急切。
齐宣王叹了口气:“寡人也知道,可如今齐军刚兵败,士气低落,粮草也不足,若秦国来攻,该如何应对?”
“大王,”
大将田忌上前一步,“臣以为,可派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