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家相邦公孙衍大人念及秦魏两国往日情谊,特命外臣前来,为陛下送一份薄礼——河东三城,秦国愿归还给魏国。”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庞涓猛地拍案而起:“你胡说什么!
河东三城是我魏国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当年被秦国强占,如今凭什么说还就还?定是有什么阴谋!”
陈轸丝毫不慌,从容答道:“上将军所言极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大秦的条件只有一个——魏国与秦国签订‘秦魏互助盟约’,此后两国互不侵犯,若有他国来犯,彼此出兵相助。”
“互助盟约?”
魏嗣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王座的扶手,“若是合纵列国来攻,秦国也会出兵相助?”
“自然。”
陈轸点头,语气愈诚恳,“如今齐赵已弱,楚国远在南方,唯有魏国地处中原要冲,若与秦国结盟,既可保国土无虞,又能收回河东三城,何乐而不为?反之,若魏国仍抱守合纵,齐赵已无力援魏,秦国若再出兵河东,后果……陛下想必清楚。”
这话像是一根针,刺破了殿内最后的侥幸。
惠施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秦使所言有理。
河东三城物产丰饶,若能收回,可解我魏国粮荒之困。
况且合纵联盟本就靠苏秦维系,如今苏秦已死,齐赵兵败,联盟名存实亡,不如趁此机会与秦国结盟,暂避锋芒。”
庞涓还想反驳,却被魏嗣抬手制止。
魏王看着陈轸,眼神里满是挣扎,最终还是叹了口气:“罢了,寡人答应你。
三日后,寡人会派使者随你回咸阳,签订盟约。”
陈轸心中一松,躬身行礼:“外臣替公孙衍相邦谢过陛下。
三日后,外臣在驿馆静候佳音。”
走出宣室殿时,夜已深了,凉风吹在脸上,带着几分秋意的萧瑟。
陈轸抬头望向天空,月亮被乌云遮住,只漏出几缕微弱的光——魏国这一关,算是过了。
接下来,便是新郑和蓟城了。
第二章新郑粮急
三日后,陈轸带着魏国的使者离开大梁,快马赶往新郑。
韩国的都城比大梁热闹些,街面上行人往来,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愁容。
陈轸刚住进驿馆,就听见隔壁房间传来压低的争吵声。
“再这样下去,粮仓就空了!
今年秋收不好,百姓已有不少逃荒的,若再没有粮食,怕是要出乱子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
“可秦国使者刚到,大王还没召见,咱们总不能主动去求秦国吧?”
另一个声音带着犹豫。
陈轸挑了挑眉,叫来驿卒询问,才知道韩国今年遭遇了蝗灾,关中地区的粮食收成只有往年的三成,粮仓已快见底,韩王韩康正为此事焦头烂额。
这倒是个好机会。
陈轸心中暗喜,公孙衍给他的指令里,对韩国的条件是“提供十万石粮食”
,如今韩国缺粮,这诱饵便更管用了。
果然,第二日一早,韩王就派人来召陈轸入宫。
新郑的王宫比大梁的简陋些,殿内的烛火也显得昏暗,韩康坐在王座上,脸色蜡黄,见陈轸进来,连忙起身相迎:“秦使远道而来,寡人有失远迎。”
“陛下客气了。”
陈轸躬身行礼,开门见山,“外臣此来,是为韩国的粮荒之事。
公孙衍相邦得知韩国遭遇蝗灾,百姓无粮可食,特命外臣带来十万石粮食,愿赠予韩国,以解燃眉之急。”
韩康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警惕起来:“秦使此举,想必也有条件吧?”
“陛下聪慧。”
陈轸笑道,“我大秦的条件很简单——韩国断绝与齐国的往来,此后不再参与合纵联盟的任何活动。”
韩康沉默了。
韩国向来依赖秦国的庇护,当年若不是秦国出兵相助,韩国早被魏国吞并。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