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与火油,只要赵军敢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几天后,赵武灵王率领十五万大军抵达离石要塞外。
他看着远处矗立的秦军堡垒,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传令下去,明日清晨,对离石要塞动总攻。”
赵武灵王下令,“赵奢,你率三万骑兵,从要塞东侧的河谷进攻;廉颇,你率五万步兵,攻打要塞的正门;其余兵力,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
次日清晨,离石要塞外响起了震天动地的鼓声。
赵奢率领三万骑兵,冲向要塞东侧的河谷——这里正是之前赵军被伏击的地方,如今秦军已经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新的堡垒。
赵军骑兵的战马踏着黄沙,如潮水般冲向堡垒,可刚冲到第一道壕沟前,就有不少战马掉进沟里,被尖木刺穿。
堡垒上的秦军强弩手立刻动攻击,弩箭如雨点般射向赵军骑兵。
赵奢挥舞着弯刀,大喊:“冲过去!
拿下堡垒!”
可秦军的弩箭太密集了,赵军骑兵根本无法靠近堡垒,只能在壕沟外徘徊,不断有人落马。
与此同时,廉颇率领五万步兵,攻打离石要塞的正门。
秦军在正门处设置了三道壕沟与拒马,赵军步兵只能一边清理拒马,一边躲避秦军的弓箭。
可秦军的火油顺着城墙流下,点燃后形成一道火墙,赵军步兵根本无法靠近。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赵军损失惨重,却连秦军的堡垒都没能攻破。
夜幕降临时,赵武灵王不得不下令撤军。
他看着战场上的尸体与血迹,心中满是不甘——他没想到,公孙衍的防御竟然如此坚固,十五万大军竟然连离石要塞的大门都没能摸到。
“大王,秦军的防御太坚固了,我们这样强攻,只会徒增伤亡。”
肥义劝道,“不如暂时撤军,再寻找其他机会。”
赵武灵王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撤军。
但我们不能离开太远,就在离石要塞附近扎营,与秦军对峙。
我就不信,他们能一直守在堡垒里。”
离石要塞内,公孙衍看着赵军撤军的背影,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场防御战虽然胜利了,但秦赵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赵武灵王不会轻易放弃,大规模的战争还在后面。
“蒙恬将军的援军还有多久能到?”
公孙衍问王翦。
“按照行程,应该还有三天。”
王翦回答。
“好。”
公孙衍点了点头,“让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整,修复堡垒,准备迎接赵军的下一次进攻。”
三天后,蒙恬率领三万援军抵达离石要塞。
秦军的兵力达到了七万,与赵军的十五万大军相比,虽然仍处于劣势,但有坚固的堡垒作为依托,已经足以与赵军抗衡。
赵武灵王得知秦军援军到来,心中更加焦躁。
他知道,再这样对峙下去,对赵国不利——赵国的粮草储备不如秦国,而且长时间的动员,会影响国内的农业生产。
“明日再次动进攻,这次一定要拿下离石要塞。”
赵武灵王下令,“让所有士兵都带上三天的口粮,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次日清晨,赵军再次对离石要塞动进攻。
这次,赵武灵王改变了策略,他让步兵推着攻城车,试图撞开要塞的城门,同时让骑兵从要塞西侧的山坡进攻,试图绕过堡垒,从后方突袭秦军。
可公孙衍早已料到赵军会改变策略,他在要塞西侧的山坡上布置了五千步兵,又让王翦率领一万骑兵埋伏在山坡下。
当赵军骑兵冲上山坡时,秦军步兵立刻用滚石与弓箭攻击,赵军骑兵被迫撤退,却遭到了王翦率领的秦军骑兵的伏击,损失惨重。
而攻打正门的赵军步兵,虽然推着攻城车撞开了第一道城门,却在第二道城门处遭到了秦军的顽强抵抗。
秦军士兵用身体堵住城门,与赵军展开了近身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