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615集 齐国通好

第615集 齐国通好(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咸阳春深:齐秦盟定

一、临淄风紧:暮春的临淄,海风裹着潮湿的暖意掠过宫墙,却吹不散相府议事厅里的沉郁。

田婴握着案上的竹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是密探从咸阳传回的消息,墨迹未干,字里行间却透着秦国的锋芒:“秦与魏盟于河西,魏献河东三城;复与韩会于宜阳,韩许秦岁输粟十万石。

张仪筑相府于咸阳,门庭若市,列国使者络绎不绝。”

“相邦,”

下的大夫邹衍轻声开口,案上的铜灯映得他鬓角霜白,“秦惠文王即位三年,先平商於之乱,再任张仪为相,如今又连横魏韩,其东进之心昭然若揭。

我齐居东海之滨,看似远隔千里,可一旦秦吞了三晋,下一个,未必不会是我们。”

田婴抬眼,目光扫过厅中诸臣。

齐国自威王、宣王以来,凭渔盐之利、稷下之学,稳居东方霸主之位,可如今面对秦国的崛起,竟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惶惑。

他想起上月赵王遣使来访,言语间试探着要合纵抗秦,却被宣王以“齐秦无隙”

婉拒——可这“无隙”

,能维持多久?

“大王之意,是派使者入秦,探其虚实,若能结好,便是上策。”

田婴放下竹简,声音沉定,“秦强而远,魏韩弱而近,与其等秦举兵东向,不如先递橄榄枝。

只是这使者,需得选个能言善辩、懂秦国情势的才好。”

诸臣沉默片刻,邹衍忽然道:“上大夫苏代可往。

苏代曾游于秦,识得张仪,且善察人心,必能不负使命。”

田婴点头。

他想起苏代那张总是带着浅笑的脸,此人虽无苏秦合纵六国的威名,却心思缜密,言辞温和却藏锋芒,正是出使秦国的最佳人选。

三日后,苏代带着宣王的国书与一车齐鲁特产——东阿阿胶、即墨布、海盐,踏上了西去的路途。

马车驶出临淄城门时,苏代掀帘回望,见东方的海面上云卷云舒,心中却暗叹:这一次入秦,不仅是为了齐国的安稳,更是为了这乱世中难得的和平契机。

二、入秦所见

从临淄到咸阳,马车走了整整二十日。

越往西走,苏代越能感受到秦国与东方六国的不同。

过了函谷关,道旁的田地里,农夫们戴着草帽,握着铁犁耕作,田埂上插着木牌,写着“授田百亩,力耕者免徭”

——这是商鞅新法里的“废井田,开阡陌”

苏代想起在齐国,良田多被世族占有,农夫们只能租种,收成过半要上交,相比之下,秦国的农夫脸上竟带着几分踏实的笑意。

行至栎阳,恰逢秦军换防,一队队士兵身着黑色甲胄,腰佩铜剑,步伐整齐地走过街道。

苏代注意到,这些士兵中有不少是年轻子弟,腰间挂着的军功爵牌闪闪亮——“能得军功者,无论出身,皆可封爵”

,这新法,竟真的让秦国上下拧成了一股绳。

马车驶入咸阳时,正是午后。

咸阳城比苏代记忆中更繁华:宽阔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有卖铁器的、卖布匹的,还有挂着“秦魏通市”

招牌的货栈,里面堆着从魏国运来的粮食。

街角的酒肆里,食客们高声谈论着“张仪相邦又立新策”

“蒙恬将军北击匈奴大胜”

,言语间满是自豪。

驿馆的官吏早已等候在门口,见了苏代,恭敬地行礼:“苏大夫一路辛苦,相邦府已遣人来知,明日巳时,大王将在章台宫召见您。”

苏代谢过官吏,随他走进驿馆。

驿馆的房间宽敞整洁,案上摆着秦国的陶制茶具,墙角燃着熏香,驱散旅途的疲惫。

晚膳时,驿馆送来的菜肴竟有齐国的海盐煮鱼——想来是张仪特意吩咐的,既显礼遇,又藏着几分试探。

夜里,苏代辗转难眠。

他站在窗前,望着咸阳城的灯火。

这座城市,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体育及其生存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我们[暗恋]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雷神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