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了两把短刀和一张弩,既能远攻又能近战。
而且,我们还会在烽火台附近布置一队轻骑,一旦遇到麻烦,轻骑就能立刻支援。”
公孙衍又看向蒙恬:“烧粮船的队伍,由谁来带?洛水的水流不慢,夜里行船会不会有危险?”
蒙恬道:“由赵虎带队,他熟悉水性,前几日又立了功,做事稳妥。
我们已经让工匠营造了十艘小船,船身涂了黑漆,夜里在水上不容易被现。
而且,我们还打探到,魏军的粮草船都停在码头,没有派兵看守,只要悄悄靠近,一把火就能烧了。”
公孙衍听完,终于放下心来,他拍了拍蒙恬和王翦的肩膀:“你们考虑得很周全,这个计划可行!
接下来的三天,你们要抓紧时间,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尤其是攻城器械和粮草,一定要清点清楚,不能出任何差错。”
“是!”
蒙恬和王翦齐声应道。
四、战前备战
接下来的三天,秦军营地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
工匠营里,铁匠们抡着铁锤,日夜不停地打造攻城用的云梯、冲车;木匠们则忙着修理弩箭、制作盾牌;后勤兵们来回奔波,将粮草、药品运到各个营区,确保每个士兵都能分到足够的物资。
蒙恬几乎每天都泡在弩兵营里,亲自检查每一张弩、每一支箭。
他现有几个士兵的弩弦有些松动,立刻让人找来工匠更换;又看到有士兵装箭的动作不够熟练,便手把手地教他,直到他能快准确地完成装箭动作。
“将军,您都三天没好好休息了,要不您去歇会儿,这里有我们呢。”
赵虎看着蒙恬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地说道。
蒙恬摇了摇头,拿起一张弩,拉了拉弩弦:“马上就要总攻了,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这弩是咱们的利器,必须保证每一张都能用,每一个士兵都能挥出最好的水平。”
他顿了顿,看向远处的上郡城,“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拿下上郡城,更是为了大秦的东出之路。
咱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赵虎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又投入到训练中。
弩兵营里的呐喊声更响亮了,每个士兵都卯足了劲,想要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为大秦立下功劳。
另一边,王翦则带着将领们,反复在沙盘上推演战术,甚至还带着几个人,悄悄摸到上郡城附近,观察南门的地形和魏军的布防。
他们现,魏军果然在南门加派了兵力,城楼上的箭楼里,时不时有魏军探出头来张望,城门口也多了几个巡逻的士兵。
“看来韩仓已经察觉到咱们可能会攻南门了。”
王翦回到营地,对蒙恬说道,“不过没关系,咱们的疑兵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北门和西门外都插满了旗帜,韩仓肯定不敢把所有兵力都调到南门。”
蒙恬道:“我已经让人把弩兵分成了三队,一队负责压制南门的魏军,一队支援端烽火台的队伍,还有一队留在后方,随时准备支援其他方向。
烧粮船的队伍也准备好了,赵虎已经带着人去洛水边上操练行船了。”
“好。”
王翦点点头,目光投向帐外。
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了一片橘红色。
练兵场上的呐喊声还在继续,那声音里充满了斗志,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再过一天,咱们就能对上郡城起总攻了。”
王翦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到时候,咱们一定要拿下上郡城,为大秦的东出之路,再添一块坚实的垫脚石。”
蒙恬也看向远处的上郡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放心吧,咱们一定能拿下上郡城。
韩仓和他的魏军,挡不住大秦的铁骑,也挡不住咱们的弩箭!”
夜色渐深,秦军营地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亮了上郡城外的山地。
营地里的忙碌渐渐平息,士兵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帐篷,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