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王将军在西坡营地等您,说有山地战术要商议,还说……魏军的斥候今早出现在北山口了。”
蒙恬接过竹笺,上面是王翦潦草的字迹,只写了“北山口斥候,需定应对之策”
九个字。
他把竹笺塞进铠甲内侧,对李敢吩咐道:“接着练,日落前再练五轮,注意保持队列,别松劲。”
“诺!”
李敢挺直腰板,声音比早上洪亮了不少。
蒙恬翻身上马,缰绳一扯,战马朝着西坡的方向奔去。
路上的黄土被马蹄扬起,落在身后的练兵场,那里的弩机声还在响,像一阵阵闷雷,滚过上郡的山野。
西坡的营地建在一片松树林里,帐篷外插着几面黑色的“王”
字旗。
蒙恬刚到营门口,就见王翦从帐篷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张皱巴巴的羊皮地图,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你可算来了,”
王翦把地图铺在帐篷外的石桌上,手指点在地图上标着“北山口”
的地方,“今早哨兵现魏军斥候,一共五个,沿着北山口的小路往咱们这边探,被哨兵射伤了一个,剩下的跑回去了。”
蒙恬俯身看着地图,北山口是上郡城通往秦军营地的必经之路,两边是陡峭的山壁,中间只有一条宽丈余的小路,路尽头还有个废弃的驿站。
“魏军这是想摸清咱们的布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止,”
王翦蹲下身,从地上捡起根树枝,在地图旁画了个简单的山势,“上郡城的魏军主将是公孙痤的侄子公孙卯,这人最擅长打山地战,去年在河西就靠山地伏击,抢了咱们不少粮草。
这次派斥候来,说不定是想在北山口设伏。”
蒙恬皱了皱眉:“咱们的粮草车三日后要从关中运来,正好走北山口的路。
要是被他们伏击,粮草断了,练兵再好也没用。”
“所以我找你过来,就是想商量个法子,”
王翦把树枝递给蒙恬,“你手下的弩兵刚练好了三段射,要是在山口设伏,能不能压住魏军的箭?”
蒙恬接过树枝,在地图上的驿站位置画了个圈:“驿站虽废弃,可91a11s还在,能挡箭。
咱们可以派一队弩兵藏在驿站里,再派两队人绕到山口两侧的山壁上,等魏军的人进了山口,先让山壁上的人放箭,把他们往驿站这边逼,再让驿站里的弩兵用三段射压制。”
王翦眼睛一亮:“这法子好!
不过山壁上的人得会爬山路,还得快,不然赶不上魏军设伏的时间。”
他顿了顿,又道,“我手下有五十个弟兄,是上郡本地的猎户出身,爬山比走平地还快,让他们去山壁上埋伏正好。”
两人正说着,帐外传来士兵的通报声:“将军,哨探回来了,说魏军的斥候回了上郡城,城里好像在调动兵力,还有不少马车往北门运箭簇。”
蒙恬和王翦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凝重。
王翦把地图卷起来,塞进怀里:“看来公孙卯是真打算在北山口动手了。
咱们得赶紧调兵,今晚就把人派到山口去,不然就晚了。”
蒙恬点头:“我这就回练兵场,调一百弩兵过来,再让李敢带着剩下的人继续练,不能耽误了弩阵的进度。”
两人分了工,蒙恬翻身上马,往练兵场赶去。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山间的小路上,像一道黑色的印记。
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上郡的山野里,不仅有弩兵的操练声,还会有刀光剑影的较量。
回到练兵场时,日头已经快落山了。
李敢带着士兵们还在练,最后一轮箭刚射完,草人堆里的箭杆密密麻麻,像一片小竹林。
见蒙恬回来,士兵们都停下动作,齐刷刷地看向他。
“李敢,”
蒙恬跳下马,声音透着几分急促,“你挑一百个弩法好的弟兄,带上三天的干粮和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