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41集 渭水畔的新苗

第541集 渭水畔的新苗(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渭水春耕

暮春的渭水泛着粼粼波光,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河岸,水汽顺着田垄漫进麦田,在新抽穗的麦叶上凝出细小的水珠。

风一吹,麦穗轻轻摇晃,水珠滚落进土里,没入刚翻耕过的褐色田垄中。

沿岸的田埂上早已满是忙碌的身影,农户们扛着木耒、提着陶罐,脚步匆匆地穿梭在田垄间——再过三日便是芒种,若赶不上这轮灌溉撒种,今年的收成就要打折扣,谁家也不敢怠慢。

里正赵满的脚步比旁人更急些。

他年近六十,脊背却还挺直,手里提着个比寻常农户大一圈的陶罐,罐口用麻布仔细封着,走起来时罐身轻轻晃荡,却听不到半点水声。

路过自家田垄时,半大的孙子赵禾正蹲在田边,粗布短褂的袖口卷到胳膊肘,手指小心翼翼地戳着麦穗上的水珠,见他过来,立刻蹦起来迎上去,草鞋踩得田埂上的泥土簌簌往下掉:“阿翁,你可算来了!

张阿伯家都快浇完半亩地了,咱这新麦种再不上,怕是要误了时辰。”

赵满没接话,先蹲下身,粗糙的手指解开麻布绳,掀开麻布露出里面的麦粒——这些麦粒比寻常麦种饱满一圈,外壳泛着温润的金黄,麦粒尖上的麦芒还带着淡淡的青色,一看就不是寻常货色。

“急什么?”

他捏起一粒麦粒凑到太阳下,阳光透过麦粒映出细密的纹路,连胚乳的光泽都看得分明,“你张阿伯家浇的是水,咱这罐里装的是‘金疙瘩’,今年能不能让仓房堆到梁上,就看这些宝贝了。”

“阿翁,这麦种真能比去年多收两成?”

赵禾的眼睛亮了,凑过来盯着罐里的麦粒,手指在罐口悬着,却不敢碰——昨日他在里正府外偷看时,就见穿青色官服的农官反复叮嘱,这“优种”

要“顺垄撒播,每步三粒,深浅不过指节”

,半点都马虎不得,若是碰坏了胚,可就出不了芽了。

“可不是咱瞎吹。”

赵满直起身,朝着不远处的李老三家田垄努了努嘴。

李老三家的田就在隔壁,此刻他家儿子正牵着牛,牛身后拉着新制的铁犁,犁尖划过田垄,翻出的泥土里还能看到去年未化尽的麦秆。

“你看他家去年种的就是这麦种,秋收时囤里的粟子堆得比门框还高,过年时还送了咱一斗新米,你忘了那米蒸出来有多香?嚼着都带甜味。”

赵禾立刻点头,小脑袋点得像拨浪鼓。

他当然记得,去年除夕的年夜饭上,母亲蒸了一碗白花花的新米,他连吃了三碗,连平日里最爱的粟饼都忘了碰。

母亲当时还摸着他的头说,要不是李老三家去年得了官府“耕织双优”

的奖赏,寻常人家哪能吃上这么好的米,都是商君变法的好处。

正想着,远处的官道上传来一阵马蹄声,还夹杂着牛铃的叮当声,赵满抬头望去,只见一队穿黑衣的小吏牵着牛走过来,牛背上驮着的木牌用红漆写着“授田令”

三个大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是官府的授田吏。”

赵满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铜牌,那是去年他因织帛百匹、耕田百亩得的“公士”

爵牌,铜面被他日日摩挲得亮,边缘都磨出了包浆。

去年冬天农闲时,县丞来里中宣讲新法,就说过有爵之人能多授五亩良田,还能免半户徭役,今日这些小吏,想必就是来丈量土地、登记造册的。

“阿翁,有了这爵牌,咱真能多要五亩地?”

赵禾也伸手摸了摸那枚铜牌,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心里格外踏实。

他家原本只有十亩薄田,还是祖辈传下来的,地里多是砂石,收成一直不好。

去年靠着官府的耕织奖励,不仅还清了欠粮商的旧债,还添了两头牛,若是再添五亩地,明年就能请个帮工,母亲也不用天不亮就起来织布了。

“那还有假?”

赵满的声音不自觉高了几分,引得旁边田垄的农户都看过来。

他清了清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体育及其生存 我们[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