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标记,“回去后立刻禀报将领,派人在此修建粮仓,再派一队人驻守,确保粮草安全。”
走出山洞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夜空上繁星点点,月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淡淡的银辉。
士卒们拿出干粮和水囊,坐在山坳里简单充饥。
李信啃着干饼,对王翦说:“伍长,今天勘察到的这两处地方,对咱们防备魏人太有用了。
有了那处山谷设伏,再加上这个山洞存粮,就算魏人真的来犯,咱们也有应对之策了。”
王翦喝了一口水,目光望向远处魏国的方向,沉声道:“魏人虽然暂时退去,但他们绝不会甘心失去河西之地。
咱们多勘察一处地形,多掌握一份信息,日后打仗时,兄弟们就多一分胜算,少一分危险。”
他顿了顿,又说,“明日咱们再去勘察那片河滩,听说那里的水位随季节变化很大,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
夜色渐深,边境线上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野草的“沙沙”
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嚎。
士卒们吃完干粮,轮流守夜,其他人则靠在山壁上休息。
王翦靠在一块岩石上,手里拿着记录地形的竹简,借着月光仔细查看。
竹简上的刻痕清晰可见,每一处山谷、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山洞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竹简,将来或许能在战场上挽救无数秦军士卒的性命,能帮助大秦守住这片来之不易的河西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快亮时,守夜的士卒叫醒了众人。
王翦收起竹简,带领士卒走出山坳,向胡杨林的方向走去。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阳光透过山峦的缝隙照下来,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色。
一行人牵着马,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大营,他们的脚步坚定,心中充满了信心——有了这些详细的地形勘察记录,再加上秦军将士的勇猛,定能守住边境,让大秦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河西的土地上。
回到大营后,王翦立刻拿着竹简去见将领。
将领看着竹简上详细的地形记录,又听王翦讲述了山谷设伏和山洞存粮的计划,不由得连连称赞:“王翦,你做得好!
这些信息太重要了。
我这就上报将军,按照你的建议派人修建粮仓、布置伏兵。”
将领当即下令,调派一百名士卒前往山洞修建粮仓,又派五十名弩兵驻守山谷,做好防备魏人进攻的准备。
接下来的几日,王翦又带领士卒勘察了边境的河滩、密林等地形,将每一处可能用到的地方都记录在竹简上。
他的勘察工作细致入微,就连一处小小的土坡、一条浅浅的溪流,都没有放过。
士卒们虽然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勘察成果能为军队所用,心中都充满了自豪。
没过多久,魏国果然派了一支军队前来袭扰。
秦军早已根据王翦勘察的地形,做好了准备。
在山谷设伏的弩兵凭借有利地形,用弩箭狠狠打击魏军,将他们阻挡在谷口之外。
而储存粮草的山洞也没有被魏军现,确保了秦军的粮草供应。
魏军久攻不下,又担心秦军的援军赶来,只好悻悻退兵。
战后,将领在全军面前表扬了王翦:“此次能击退魏军,王翦的地形勘察功不可没!
他为咱们提供了详细的地形信息,让咱们有了应对之策。
大家要向王翦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为大秦效力!”
士卒们纷纷向王翦投去敬佩的目光,王翦则谦虚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兄弟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只要咱们上下一心,就能守住边境,打败任何来犯之敌!”
夕阳下,王翦站在边境的土坡上,望着远处的山峦。
他知道,边境的平静只是暂时的,魏人随时可能再次来犯。
但他并不畏惧,因为他已经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