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91集 卫鞅晚年

第391集 卫鞅晚年(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盛唐华章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大秦:穿越王侯,逆袭杀流氓? 别人练功吃苦,你直接速通高武?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商君晚年书

渭水河畔的芦苇又黄了。

卫鞅拄着竹杖站在相府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咸阳城的轮廓。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银丝般的胡须在风中微微颤动。

“君上,该回屋了。”

侍从低声提醒。

卫鞅摆摆手,目光依旧停留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

二十多年前他初到秦国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百姓衣不蔽体,城郭破旧不堪。

如今咸阳城已颇具规模,街道上车水马龙,远处的农田里稻浪翻滚,一派繁荣景象。

“去把笔墨拿来。”

卫鞅缓缓说道。

侍从很快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卫鞅走到案前,看着空白的竹简,陷入了沉思。

这些年他推行变法,废除世袭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桩桩件件都曾引起轩然大波,如今却已深入人心。

他拿起笔,饱蘸浓墨,在竹简上写下“商君书”

三个字。

手有些颤抖,毕竟已是花甲之年,但笔锋依旧苍劲有力。

“当年推行变法,阻力重重啊。”

卫鞅喃喃自语,思绪回到了初入秦国之时。

那时的秦孝公年轻有为,却苦于国力衰弱,被六国轻视。

两人一见如故,畅谈三天三夜,定下了变法强国的大计。

卫鞅的笔尖在竹简上滑动,写下了变法的初衷:“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民之所以富者,力耕也。”

他想起当年为了取信于民,在城门外立木为信的情景。

那时百姓对官府早已失去信任,无人敢动那根木头。

直到有人试着搬走了木头,果然得到了重赏,百姓才开始相信新法。

“法者,所以爱民也。

礼者,所以便事也。”

卫鞅继续写道。

他想起自己如何顶住压力,处置了反对变法的旧贵族,甚至处罚了太子的老师。

那些年,他树敌无数,却始终未曾动摇。

窗外传来一阵喧哗,卫鞅放下笔,走到窗边。

只见一队士兵正护送着粮食车队从街上经过,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

这是送往边境的军粮,如今的秦国,不仅粮食充足,军队的战斗力也早已今非昔比。

“想当年,秦国连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供养军队了。”

卫鞅感慨道。

他想起自己推行重农政策时的情景,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他国百姓前来耕种。

如今的秦国,粮仓充盈,百姓富足,再也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了。

回到案前,卫鞅继续书写。

他写下了奖励军功的制度,如何让平民百姓也有机会通过军功改变命运;写下了郡县制的好处,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写下了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如何方便贸易,促进经济展。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侍从点燃了油灯。

灯光下,卫鞅的脸庞显得格外苍老,但眼神却依旧炯炯有神。

他想起秦孝公临终前握着他的手,嘱托他一定要辅佐新君,继续推行变法。

这些年,他始终牢记嘱托,尽心尽力。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卫鞅写下这句话时,笔停顿了一下。

他想起新君即位后,旧贵族们蠢蠢欲动,不断散布谣言,说他拥权自重,意图谋反。

他知道,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但他并不后悔。

看着眼前的竹简,想到自己的变法能让秦国强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他加快了书写的度,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得都记录下来。

夜渐渐深了,咸阳城已万籁俱寂,只有相府的灯还亮着。

卫鞅的笔在竹简上不停地滑动,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也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朱颜执鼎 穿越魂穿魔道祖师甜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人在佛罗里达:开局垂钓金枪鱼!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红楼梦中梦之晴雯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