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亮了起来,贪婪之色尽显,忙不迭地问道:“赵爷,到底是什么事啊?您快说呀。”
赵四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到时候往太子那儿一送,把卫鞅扳倒了,你们可就是大功一件啊。”
几个侍卫一听,顿时面露犹豫之色,谋反可是大罪,万一事情败露,那可是掉脑袋的事啊。
赵四看出了他们的顾虑,又加了把火:“你们怕什么,有公子虔大人在背后撑腰,况且咱们做得隐秘些,哪会那么容易被现,你们就甘心一辈子当个小小的侍卫,守着那点微薄的俸禄过活?”
在赵四的威逼利诱下,几个侍卫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点头答应了下来。
公子虔得到消息后,嘴角泛起一抹得意的冷笑,仿佛已经看到卫鞅在劫难逃了。
第四章:伪造证据
那几个被买通的侍卫开始按照公子虔等人的吩咐,着手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
他们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存放宫中杂物的库房,从里面找出一些陈旧的兵器,又弄来一些写有疑似与他国往来密信的纸张,然后在上面编造一些模棱两可却又似乎暗藏玄机的话语,意图将卫鞅与他国勾结谋反的假象坐实。
其中一个侍卫一边写着那伪造的密信,一边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心里有些虚:“我说哥几个,咱们这事儿真不会被现吧,我这心里怎么老是七上八下的呢。”
另一个侍卫瞪了他一眼:“都到这份上了,你还说这些,现在收手也来不及了,只要咱们做得像那么回事,再加上公子虔大人的运作,肯定没问题的。”
几个人忙活到天快亮,才总算把那些所谓的“证据”
准备妥当,然后藏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等待着公子虔下一步的指示。
而此时的卫鞅,通过亲信的打探,也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他加强了府中的戒备,同时也在思索着应对之策,他知道,那些旧贵族肯定不会只是小打小闹,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第五章:联名上奏
公子虔看着眼前这些伪造好的证据,满意地点点头,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召集那些旧贵族们再次来到府邸密室。
“诸位,证据已然备好,咱们现在就联名上奏太子,让太子知晓那卫鞅的狼子野心,尽快将他拿下。”
公子虔神色振奋地说道。
众人纷纷响应,一个个在那奏疏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狠毒,仿佛已经看到卫鞅被打入大牢,受尽折磨的场景。
随后,公子虔带着这份联名奏疏,亲自前往太子府。
太子驷正在府中读书,听闻公子虔求见,心中有些疑惑,便让人将他请了进来。
公子虔行过礼后,便呈上了奏疏:“太子殿下,臣等近日现了一个惊天秘密,那卫鞅竟妄图谋反,这是臣等搜集到的证据,请殿下过目。”
太子驷接过奏疏,看着上面那一个个熟悉的贵族名字,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泛起一丝疑虑,他深知卫鞅变法对秦国的重要性,可如今这证据摆在眼前,又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叔父,此事非同小可,你等可有十足的把握?这些证据可都是属实的?”
太子驷严肃地问道。
公子虔赶忙回道:“殿下,臣等怎敢拿这等大事开玩笑,这些证据皆是千真万确,那卫鞅仗着变法之功,在秦国日益骄纵,早有不臣之心啊,还望殿下为了秦国的安稳,尽快处置此事。”
太子驷看着奏疏,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一旦此事坐实,那秦国必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自己必须要慎重对待。
第六章:卫鞅自辩
卫鞅很快也得知了公子虔等人联名上奏太子的消息,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当下便决定进宫面见太子,为自己辩白。
在太子府的大殿中,卫鞅见到了太子驷以及在场的公子虔等人,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卫鞅,你可知罪!
如今有人联名上奏,说你妄图谋反,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