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四章:险象环生的局势
退朝后,卫鞅刚回到府中,景监就急匆匆地前来禀报:“商君,不好了,咱们的眼线现,甘龙他们暗中召集了一批死士,似乎是准备对您不利啊。”
卫鞅眉头一皱,却并不慌乱:“看来他们是狗急跳墙了,不过,想对付我,没那么容易。”
他立刻安排府中的护卫加强戒备,同时又向军中调来了一队精锐士兵,守护在商君府周围。
而甘龙那边,见卫鞅防备森严,一时也有些头疼。
公子虔劝道:“太傅,如今硬来恐怕不行,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先想办法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才是。”
甘龙点点头,又心生一计。
他让手下的人去联络那些在变法中利益受损的地主富商,让他们出钱资助一些文人墨客,撰写文章抨击新法,还在民间组织一些所谓的“请愿”
活动,要求废除新法。
一时间,栎阳城中的局势愈混乱,新法的推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秦国的命运仿佛在风雨中飘摇,随时都可能被这股逆流所吞没。
第五章:意外的援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卫鞅忙于应对旧贵族的种种手段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他国的书信。
原来是曾经被卫鞅在外交上说服过的魏国一位大臣,他在信中表示,虽然魏秦两国曾有诸多恩怨,但如今他也看到了秦国变法后的强大,若是秦国因为内乱而废除新法,重新陷入混乱,对周边各国也并非好事。
所以,他愿意暗中帮忙,提供一些情报,助卫鞅稳定局势。
卫鞅看完信后,心中感慨万千。
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竟会得到他国之人的援手。
他立刻根据信中提供的情报,掌握了甘龙等人更多的暗中谋划,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
同时,卫鞅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前往城中各个工坊、田庄,向百姓们解释新法的好处,告诉他们如今的安稳生活来之不易,若是新法被废,大家又将回到过去那种被贵族欺压、食不果腹的日子。
百姓们听了,纷纷醒悟过来,对那些要求废除新法的“请愿”
活动也不再理会,甚至有些人还主动站出来,反驳那些被旧贵族收买的文人墨客的言论。
第六章:太子驷的抉择
太子驷这段时间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深知新法对秦国的重要性,自己这些年也亲眼看到了秦国在变法后的变化,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军队日益强大。
可另一方面,旧贵族们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他们毕竟在秦国根基深厚,而且不少还是自己的亲族长辈。
公子虔找到太子驷,劝说道:“太子啊,那卫鞅的新法虽有成效,可终究是违背了祖宗之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如今正是您站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废除新法,才能让秦国安稳啊。”
太子驷皱着眉头,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说道:“太傅,我观这新法施行多年,秦国确实变得强大了许多,若此时贸然废除,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况且,父王临终前也叮嘱我要好好向商君学习,遵守新法,我不能违背父王的遗愿啊。”
公子虔听了,不禁长叹一声,知道太子驷心意已决,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第七章:最后的较量
随着孝公的病情愈严重,旧贵族们也越急切地想要废除新法。
甘龙决定孤注一掷,他联合了朝中多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立刻废除新法,还以“卫鞅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为由,请求太子驷下令捉拿卫鞅。
太子驷拿着联名上书,心中十分为难。
他知道这是旧贵族们的阴谋,可又不好直接驳回,毕竟他们人数众多。
就在这时,卫鞅主动进宫求见太子。
他向太子驷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又将这些日子收集到的旧贵族们暗中谋划、蓄意破坏新法的证据一一呈上。
太子驷看了证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