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80集 复兴之基稳固

第280集 复兴之基稳固(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力排众议,赠粮万石给晋国,看似示弱,实则高明。

诸侯们都说秦君仁厚,连卫国、郑国都主动派使者来结好。

如今咱们东边有郑卫牵制晋国,西边有西戎供应战马,南边巴蜀送来盐铁,这盘棋算是活了。”

百里奚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民心。

去年秋收后,各县上报的余粮比往年多了五成,百姓主动把新粮送到官仓,说‘君上让咱们吃饱了,该给士兵们备着’。

前日我去雍城巡查,见农户们在修水渠,不用官吏催促,自己带着干粮上工,说要把渭水引到北原去,明年再多打些粮。”

穆公的手又抚上冰凉的雉堞,指尖传来的寒意似乎被心中的暖意驱散了。

他想起上月去民间微服,在咸阳西市看到的景象:布坊里的织机转得飞快,铁匠铺的火星溅到街面上,卖粟米糕的小贩嗓门洪亮,连穿粗布衣裳的孩童手里都攥着饴糖。

那生机勃勃的烟火气,比任何战报都更能说明秦国的底气。

“君上,”

蹇叔忽然开口,语气郑重,“臣近日观天象,见紫微垣东移,似有紫气过函谷关。”

穆公眼中精光一闪。

他等这句话,等了十年。

百里奚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各县刚送来的秋收统计。

关中平原亩产比十年前翻了一倍,粮仓存粮够全军五年之用。

匠人工坊新造了投石机百架,射程比晋人的远三十步;‘秦锐剑’炼出了三百柄,劈普通铁甲如削木片;‘轻坚甲’做了两千副,士兵穿上比晋人的皮甲轻三成,防御力却不差分毫。”

蹇叔接着道:“西戎那边,绵诸部送来战马千匹,义渠人派了五十名最好的冶铁匠。

军事学堂今年新结业的将领有二十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好手。”

穆公接过竹简,手指抚过上面的数字。

那些墨迹未干的字,仿佛变成了士兵的铠甲,变成了粮仓的谷堆,变成了战马的蹄铁,变成了百姓脸上的笑容。

他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百里奚在病榻上拉着他的手说:“君上,强国不在一时之勇,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那时他只当是老臣的宽慰之语,如今才知,原来真的能在废墟上种出庄稼,能在败兵中练出强旅,能让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重新挺直脊梁。

“你们看。”

穆公指向东方,夕阳的余晖正为函谷关镀上一层金边,“那边的云气,像是要变了。”

百里奚与蹇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

这十年,他们看着秦国一点点攒力气:减免赋税让百姓肯下力气种地,分田到户让农夫们的腰杆挺了起来,引进新粮种让粮仓一年比一年满;军事学堂里的少年长成能领兵的将领,作坊里的铁器从粗笨变得精良,连西戎的部落都愿意把最烈的马、最好的铁匠送来秦国。

校场上的演练结束了,士兵们齐声呐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那声音撞在城墙上,反弹回来,震得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

穆公忽然挺直了脊梁,虽然鬓角已有华,眼神却比年轻时更加锐利。

“传令下去。”

他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命各县储备冬粮,匠人工坊赶制兵器,军队加强夜间训练。”

百里奚与蹇叔躬身应道:“臣遵令。”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

咸阳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撒在黑丝绒上的明珠。

渭水潺潺流淌,载着商船的灯火向东而去,仿佛要将秦国的讯息带到远方。

城头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作响,那面绣着“秦”

字的黑色旗帜,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穆公望着它,仿佛看到了三个月后,这面旗帜将插在河西的土地上;看到了半年后,它将在函谷关下迎风招展;看到了数年后,它将飘扬在中原的天空下。

“东进之期,近矣。”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体育及其生存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我们[暗恋]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雷神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