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中也对宇文护关怀备至,凡事皆听从宇文护的意见,从不轻易反驳。
宇文护见宇文邕如此“乖巧”
,渐渐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而宇文邕则利用这段时间,暗中观察朝中局势,了解大臣们的立场与品性,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
他表面上沉迷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整日与宫中的侍从们玩乐,让宇文护误以为他是一个胸无大志的昏君。
但实际上,宇文邕在私下里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情况,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够彻底铲除宇文护的绝佳时机。
在这漫长的蛰伏岁月里,宇文邕并非一无所获。
他通过与大臣们的接触,现了一批忠诚且有才能的人,如王轨、宇文神举等。
这些人被宇文邕的隐忍与志向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效忠于他,成为他日后对抗宇文护的重要力量。
同时,宇文邕也对北周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为日后亲政后的改革与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雷霆一击,铲除宇文护
经过长达12年的隐忍,宇文邕终于等到了机会。
公元572年,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宇文邕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他精心策划了一场铲除宇文护的行动。
当宇文护入宫拜见太后时,宇文邕陪同前往。
在太后宫中,宇文邕事先准备好了《酒诰》一文,让宇文护向太后诵读,以劝诫太后不要过度饮酒。
宇文护不知是计,在诵读过程中,宇文邕悄悄走到他身后,用玉笏猛击宇文护的头部,宇文护顿时倒地。
一旁早已埋伏好的宦官何泉见状,立即冲上前去,举刀砍向宇文护,但由于紧张,未能砍中要害。
此时,躲在殿中的宇文邕的弟弟宇文直闻声而出,手起刀落,将宇文护斩杀。
随后,宇文邕迅下诏,历数宇文护的罪行,宣布其党羽一律赦免,以稳定人心。
朝中大臣们见宇文护已死,纷纷表示效忠于宇文邕。
至此,宇文邕终于成功铲除了宇文护,亲掌大权,结束了长达12年的傀儡生涯,开启了北周历史的新篇章。
第五章:均田制兴,农业焕生机
亲政后的宇文邕深知,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更是重中之重。
因此,他大力推行均田制。
均田制并非宇文邕创,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开始实施,但在长期的战乱中,均田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宇文邕重新整顿并完善均田制,根据百姓的人口数量、性别、年龄等因素,合理分配土地。
对于成年男子,授予露田和桑田,露田在百姓年老或去世后需归还国家,桑田则可世代相传;对于妇女、奴婢、耕牛等也都有相应的授田规定。
为了确保均田制的顺利实施,宇文邕派遣官员深入基层,核实人口与土地情况,严厉打击土地兼并现象。
对于那些违法侵占土地的贵族、豪强,给予严厉的惩处。
同时,他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新开垦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赋税。
均田制的推行,使得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田间地头,百姓们辛勤劳作,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展起来。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也为国家的储备和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农业的展,与之相关的手工业、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北周的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第六章:整军备战,北周军事的蜕变
宇文邕深知,在那个乱世之中,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生存与展的保障。
因此,在推行均田制展经济的同时,他积极整军备战。
先,宇文邕对府兵制进行了进一步改革。
他扩大了府兵的选拔范围,不再局限于鲜卑贵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