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127 集 刘裕北伐

第127 集 刘裕北伐(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刘裕北伐的雄图与憾恨公元409年至417年,东晋北府军统帅刘裕动两次大规模北伐,先后攻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将东晋版图推进至黄河流域。

这场看似辉煌的军事胜利,却因刘裕急于返回建康篡夺皇位,最终以关中得而复失告终。

这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既展现了乱世枭雄的雄才大略,也折射出权力更迭背后的残酷现实。

一、北伐前的政治格局:刘裕的崛起之路

刘裕出身寒微,早年投身北府军,凭借京口起义平定桓玄之乱崭露头角。

至409年次北伐前,他已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手段,成为东晋政权的实际掌控者。

此时的东晋面临内忧外患:内部门阀势力虽经桓玄之乱元气大伤,但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士族仍暗流涌动;外部则有南燕、后秦、北魏等政权环伺,尤其南燕君主慕容屡屡纵兵劫掠淮北,成为刘裕树立威望的绝佳借口。

刘裕的政治野心在此时已昭然若揭。

自魏晋以来,权臣篡代需具备“九锡之礼”

“封公建国”

等政治资本,而北伐胜利无疑是积累威望的最佳途径。

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言:“裕之北伐,非徒示威以逼主攘夷,而实假之以为篡夺之资也。”

他需要一场大胜来震慑朝野,为代晋铺路。

二、第一次北伐:气吞山河灭南燕(409-410年)

南燕政权占据山东半岛,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地势险要。

慕容继位后,竟异想天开欲从东晋掳掠乐工,屡次派兵侵扰淮北,劫掠东晋百姓。

刘裕以此为契机,于409年四月亲率舟师从建康出,由淮入泗,直逼南燕腹地。

此次北伐展现了刘裕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

面对南燕“据大岘山天险以逸待劳”

的建议,慕容却执意“纵敌入岘,以铁骑蹂之”

,暴露了其军事才能的匮乏。

刘裕率军顺利越过大岘山(今山东沂山)后,采用“却月阵”

战术——以两千精兵布成弧形战阵,配合战车、弩箭,大败南燕数万骑兵。

这一战法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围困广固期间,刘裕采取“久困长围”

之策,一方面瓦解敌军士气,另一方面赈济山东百姓,争取民心。

410年二月,广固城破,慕容被俘斩,南燕灭亡。

刘裕以铁血手段处置南燕贵族,尽杀鲜卑慕容氏王公以下三千人,既震慑了北方政权,也向东晋朝堂彰显了自己的威慑力。

三、第二次北伐:横扫关中定后秦(416-417年)

灭南燕后,刘裕又将目光投向关中。

此时后秦政权因姚兴去世陷入内乱,继位的姚泓懦弱无能,羌族、匈奴等部族反叛不断。

416年八月,刘裕以“复兴汉室”

为名,兵分五路北伐:王镇恶、檀道济率步军自淮、淝入黄河;沈林子、刘遵考率水军出石门,自汴水入黄河;王仲德督前锋诸军开巨野泽入黄河;刘裕自率主力殿后。

此次北伐堪称刘裕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王镇恶部作为先锋,以“兵贵神”

之计,乘蒙冲小舰溯渭水而上,于417年正月攻克洛阳。

随后,刘裕主力与北魏军队在黄河岸边展开激烈对峙。

面对北魏铁骑的威胁,刘裕命军士以“却月阵”

结合大弩、长矛,再次大败敌军,史称“却月阵大捷”

,展现了其灵活应对不同战场环境的能力。

同年八月,王镇恶部抵达长安城下。

姚泓率群臣出降,后秦灭亡。

自永嘉之乱以来,沦陷近百年的长安终于重归汉人政权手中。

刘裕抵达长安后,亲率群臣拜谒汉高祖陵,祭告宗庙,一时“关中士民,夹道焚香”

,尽显王者威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雷神大洪 我们[暗恋]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体育及其生存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