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到外面。
这些小说当中提到的一些事情,并不能全盘接受。
如此,之后要怎么做,还有待商榷。
还有就是现在的城镇,确实养不了那么多的人,知青下乡这个趋势是不可缓。
既然少不了一些人下乡,那就让这些人去乡下一趟,过个两年,就放出一些名额,专门给这些下乡知青。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至少不用让这些下乡知青感觉前途无望,但是,该怎么运作,还得好好的想想办法。
但是有了这个意思,外面的人也开始迅速的行动,如今才1956年,好像每个人都开始紧张起来。
现在的美好生活,谁也不愿意破坏。
在青山大队,原本由村变为大队,每个人都其乐融融。
陈柔惊讶的眨着眼睛,这相当于提前了。
不过,这个政策一出,想必很多人都会勤奋的劳动。
要是按照一个大队的人一起干活,然后再按照工分制分粮食,确实可行,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头粮,除去了人头粮,剩下的劳动所得的粮食,再分下来,难免让人有一些气馁。
现如今可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的田地有那么多,如果好好的经营,获得的粮食交上去一部分,剩下的可都是自己的。
而家庭的人数,能决定承包的田地有多少。
这可是给自己家干活,积极性大大的提高。
至于其他的改变,比如说,以前很多事情,都有村长和村支书管着,现在变更为大队长和支书,这些都没有改变,只是称呼有所改变。
而这些事情,倒是影响不了其他的人。
现如今,每个家庭都能够分到一些田地,田地的大小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多的高兴的不得了,人口少的也很有信心。
唯一的差别大概就是,一个家庭,最多只能养10只鸡,鸭子和鹅的数量倒是没有规定,可是,十只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天大的诱惑。
很多人也许劳动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养上十只鸡呢。
之所以限定养鸡的数量,大概是怕得了鸡瘟,这些鸡可不是那么好养的。
也有一些人开始商量着要分家,一大家子都在一起干活,谁干的多,谁干的少,这可是有说头的。
要是按照原本的那个几户人家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队来干的话,效率还会更低。
毕竟都在一起干活,有人头粮做担保,谁愿意实打实的卖力气呢。
现如今,所有家庭的人都开始调动起来,到了一定的时间,上交的粮食可一定得足量。
可容不得每个人疏忽。
陈柔对这一切接受良好,陈仙儿却好奇的东张西望,这不应该啊,应该是工分制才对,最好还有钱和票来约定。
怎么突然就弄到了家庭承包?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一些不对劲?难不成这是什么平行世界?
现在才1956年啊,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
陈仙儿心中惊讶,又有一点担心,那三年天灾会不会到来?
转头,她又把心放到肚子里面,天灾肯定是要到来的,至于能不能人工干预,那得看那个时候的科技程度。
看样子,那个时候的科技,应该达不到那个地步。
陈仙儿想清楚里面的事情,就把这件事情丢开,开始兴致勃勃的往空间里面塞各种好东西。
她虽然不怎么缺钱,也不怎么缺物资,但是,看到有好东西在外面,她就忍不住手痒。
明面上,她确实只有一个不怎么大的空间,实际上剩余的地方,她是专门留给自己囤东西的。
陈仙儿也确实很喜欢宠爱自己的爹和娘,但是这不代表她就应该奉献自己。
她还是得为自己考虑一下,况且,能够贡献出很大一部空间给爹娘存东西,那已经很不错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