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的臭脾气,才没有爆出来。
“既然青山同志谦逊,那么,小秦你就说说吧!”
刚才李静涵还如沐春风,非常和蔼可亲,不知道为什么脸色突变,说话口气也顿时严肃了起来。
“维光书记在会议开始时就说了,汇报工作时,要求‘不粉饰、不掩盖,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大胆坦言’。
我再说一句,小秦你现在汇报的这些情况,我们会在下午逐一核实。
希望小秦的汇报经得住考验!”
“好的,小秦记住了。
秦店子乡下辖三十六个行政村,四十一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1万人。
现有失学少年35人。
比1992年减少了五人。
其中,簸箕刘的张蓁蓁、杨家胡同的杨恩泽、周邢庄的邢尚海、闫家胡同的闫海燕四名失学儿童,因为得到了“希望工程”
的帮助,已经回校读书。
勺子张的张舒心、赵家胡同的赵传艺、孟塘村的孟繁贵三名失学儿童,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改善,恢复了读书。
新梁谷庄的谷翠翠、孙举庄的孙恩旺因家庭困难,于去年九月份辍学,成为新的失学儿童。”
秦逸飞的回答,不仅引起了李静涵的注意,而且引起了主持会议的县委副书记曹维光,以及市教委副主任刘曦尧、县教委主任胡克华的关注。
“咦,小秦认为造成适龄儿童失学的原因是什么?”
李静涵又看似随意地问道。
“贫穷,这是造成儿童失学或辍学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35名失学儿童的家庭无一不是贫困户。
具体来说,又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一,母亲已经死亡或离家出走的单亲家庭。
这类家庭,父亲要么酗酒要么嗜赌要么残疾。
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
往往因为入不敷出,承担不起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导致学生失学辍学。
这样的学生有12人。
二,父亲因病或者意外事故身亡的单亲家庭。
这类家庭,往往是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几个娃生活。
因为生活拮据、经济困难,造成学生失学辍学。
这样的学生有8人。
三,因为父母残疾、智障,收入低导致失学辍学。
这样的学生有6人。
四,因为家中有重大疾病患者。
这类家庭不仅因为治病花费大量的钱,还常年需要有人侍候,占用了劳动力。
他们往往因病返贫,致使学生失学辍学。
这样的学生有5人。”
秦逸飞详实的数字,清晰的表达能力,把一众领导都听呆了。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秦逸飞竟然给每一个失学儿童都建立了详实的“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