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之约”
签订二十周年的庆典,成了整个宇宙的狂欢。
从裂石星的红褐色田野到回音星域的银色沙砾,从弃星的火山灰平原到冰封星域的蓝色冰原,一百二十三个被牵挂之河连接的星域,同时点亮了星尘灯。
这些灯光沿着星尘流的轨迹蔓延,像一条贯穿宇宙的光带,将每个角落都织进温暖的网里。
星盟枢纽的共生广场,早已不是当年那片简单的空地。
融尘树长得遮天蔽日,树干上布满了各族人刻下的图腾,最粗壮的枝丫间,悬挂着来自各星域的信物——裂石星的稻穗编成的灯笼、弃星的星尘花制成的风铃、回音星域的沙砾串成的项链,风一吹,便出混合着稻香、花香与共鸣声的交响。
“二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种下第一颗融尘树的种子;二十年后,它的影子已经能盖住一百二十三个星域。”
阿月站在广场中央的全息台前,看着光带连接的每个光点,眼中闪烁着泪光。
全息台展示着二十年来的“共生足迹”
:第一张星尘之约的签订照片、第一颗星尘稻在裂石星成熟的影像、星尘风暴中各族相互支援的轨迹、牵挂之河连接第一百个星域的瞬间……每一帧都像一颗饱满的种子,藏着无数人的汗水与期盼。
庆典的第一个环节,是“种子接力”
。
从融尘树底取出的“归宿之种”
,被传递到每个星域代表手中。
代表们没有用星舰运输,而是亲自带着种子,乘坐小型飞行器,沿着牵挂之河的轨迹,在每个星域停留片刻,让种子沾染当地的土壤与气息。
第一个接过种子的是小石。
他已经是满头白的老人,却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当年卡伦带来星尘稻种的场景。
他将种子埋进裂石星的红土里,又取出一把新收的稻种放进去,轻声说:“带上裂石星的根,去告诉别的星域,踏实过日子,日子就会回馈你。”
种子传到弃星时,莉娜的孙女已是中年妇人。
她将种子放在星尘花的花瓣上,让紫色的花粉沾满种壳,又附上一包火山灰:“这是弃星的勇气,告诉远方的人,再难的地方,也能种出花来。”
回音星域的阿响,如今已是听风族的长老。
他用银色沙砾将种子包裹起来,再用声波晶体记录下沙砾的共鸣,系在种子上:“带上我们的声音,让每个星域都知道,有人在听他们说话。”
当种子完成接力,回到星盟枢纽时,它的外壳已经变得五彩斑斓,沾满了一百二十三种土壤的印记,缠绕着各族的信物——稻穗、花粉、沙砾、冰晶……像一颗浓缩了整个宇宙的小小星球。
老农将它重新埋进融尘树底,笑着说:“现在它真正成了‘宇宙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带着家的味道。”
庆典的高潮,是“星尘烟火”
。
这不是普通的烟火,而是各族人用共生种培育的“烟花植物”
——裂石星的稻穗能在星空中炸开金色的光雨,弃星的星尘花能绽放紫色的光团,回音星域的沙砾草能释放银色的声波光环,冰封星域的焰苔则能喷出蓝色的火焰流。
当第一簇金色光雨在星盟枢纽的上空炸开,所有星域的烟花同时绽放。
裂石星的稻田里,光雨与稻浪交相辉映;七星的火山灰平原上,紫色光团照亮了星尘花海;回音星域的环形山谷中,银色光环与沙砾的共鸣形成奇妙的和声;冰封星域的冰原上,蓝色火焰流在冰层上折射出梦幻的光影……一百二十三个星域的烟火,在宇宙中组成了一幅巨大的“星尘之约”
图腾,连时间夹缝边缘的星尘流,都泛起了呼应的光芒。
“这是宇宙在为我们鼓掌呢。”
一个来自迷雾边缘星域的孩子,指着天空中闪烁的图腾,眼睛里满是憧憬。
他手里握着一颗透明的种子,是指引稻与迷雾草杂交的新品种,“老师说,我们的烟火能照亮最浓的雾,就像我们的牵挂能穿过最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