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永续舰的光感叶片穿透星盟枢纽的大气层时,小星的目光被地面上的景象牢牢吸引——曾经零散分布的星尘培育基地,如今已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星尘稻的稻穗在风中起伏,每一粒谷粒都闪烁着与起源泉同源的微光。
更远处,默语文明的螺旋纹被刻在星盟广场的石碑上,与镜像城的镜晶碎片、回音谷的回音石共同组成了巨大的“共生图腾”
,无数穿着不同文明服饰的人围着图腾祈祷,他们的声音在星尘中交织,形成和谐的共鸣。
“我们离开才两年,变化这么大?”
技术员操控着星舰缓缓降落,语气里满是惊叹。
舷窗外,曾经荒芜的山坡上种满了星尘草,草叶间点缀着从平衡界移植的永续花,一群来自暴掠虫族的孩子正蹲在花丛旁,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花苗培土,他们的触角上还沾着泥土,脸上却洋溢着纯粹的笑容。
星舰刚停稳,舱门就被推开,老农拄着拐杖快步迎上来,他身后跟着循环族的长老、共生工业族的工程师,甚至还有那位曾与他们在镜像城对峙过的掠夺族领——如今他的战甲换成了朴素的亚麻长袍,手里捧着一盆开得正盛的星尘花。
“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老农的手掌拍在小星肩上,力道还是那么大,“你带回来的默语种植术,让今年的星尘稻增产三成!
你看那边的生态区,都是按你回的共生域数据建的,各族人一起干活,比单打独斗强多了。”
顺着老农指的方向,小星看到一片热闹的协作区:地核族的工匠正在安装星尘能量转换器,他们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旁边的深海族立刻递上用星尘冷却的清水;共生工业族的工程师在调试新型清洁设备,暴掠虫族的成员则用强壮的前肢帮忙搬运零件,他们的动作虽然有些笨拙,却格外认真;最让小星动容的是,一群来自孤立族的孩子正围在开放族的老师身边,学习如何用星尘草编织“共生绳”
,绳子的一端系着孤立族的传统玉佩,另一端挂着开放族的技术徽章,象征着两个曾经隔绝的族群如今紧密相连。
“这才是星盟枢纽该有的样子。”
循环族的长老捋着长须,目光落在小星驾驶舱里的三块晶体上,“轮回晶让我们铭记因果,共生晶教会我们连接,泉眼石则提醒我们不忘本源。
你带回的不只是技术,是让所有文明能和平共处的智慧。”
接下来的几天,小星带着团队逐一考察枢纽的新变化。
在星尘培育中心,他们现老农将默语人的轮回草与星尘稻混种,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稻田里的水经过轮回草过滤后,能直接用来灌溉,省去了复杂的净化工序。
“这叫‘你帮我,我帮你’,”
老农蹲在田埂上,抓起一把泥土凑到小星鼻尖,“你闻,这土气里都带着星尘的甜味,以前哪敢想啊,石头里的能量能把荒地变成良田。”
在新建的“星尘博物馆”
里,镜像城的镜晶被制成一面巨大的“历史墙”
,上面循环播放着从回音谷带回的声纹影像:有默语人迁徙时的吟唱,有平衡界研究者失败时的泪水,有暴掠虫族转型时的誓言。
一群年轻的守护者正在墙前记录,他们的笔记本上画满了螺旋纹、星尘稻根系和共生绳的图案,显然是在将不同文明的智慧融会贯通。
“最了不起的是这个。”
掠夺族领带着小星来到博物馆的地下室,那里存放着一台巨大的“星尘记忆库”
——它的核心是用起源泉的泉眼石制成的,周围连接着从共生域带回的星尘线,无数闪烁的光点在管线中流动,像一条浓缩的星尘河。
“这是各族人一起建的,”
领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管线,“我们把自己文明的故事存在里面,无论是荣耀还是耻辱,都不隐瞒。
你看,这是我们掠夺族第一次抢夺星舰的记忆,旁边就是我们现在守护运输线的记录,孩子们说,这样才能不忘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