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平衡界的薄雾,将金色的碎片洒在永续花的花瓣上时,小星正蹲在溪边清洗采集来的草药。
冰凉的溪水漫过指尖,带着上游融雪的清冽,她低头时,梢的水珠滴落在水面,漾开的涟漪里恰好倒映出对岸的景象——那里,几个身影正弯腰在田埂上忙碌。
“阿星,过来搭把手!”
对岸传来呼喊,是负责培育共生作物的老农。
小星甩了甩手上的水,踩着溪中的石墩跳过去,脚刚落地就被一把拉到田垄边。
“你看这新培育的‘星尘稻’,穗子比去年饱满多了。”
老农粗糙的手掌抚过稻穗,指尖沾着的泥土带着潮湿的腥气,“多亏了你上次带来的改良土壤配方,这稻子根须扎得特别深。”
小星凑近细看,稻穗上确实凝结着细小的光点,那是吸收了星尘能量的痕迹。
她想起三个月前,为了改良这片贫瘠的土地,自己和团队带着检测仪在山谷里蹲了整整两周,从岩层中提取能促进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又熬夜调配比例。
当时划破的手掌现在还留着浅疤,可看着沉甸甸的稻穗,那点疼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
“这稻子能抗倒伏吗?”
她伸手轻轻捏了捏稻秆,质地比普通稻秆坚韧不少。
“放心,”
老农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你看这茎秆上的纹路,跟你画的加固图一模一样,风吹雨打都不怕。”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引擎声,几辆悬浮车顺着田埂旁的小路驶来。
为的车刚停稳,车门就被推开,走下来的人怀里抱着一个金属箱子,正是负责能源研的李工。
“星尘转换器调试好了,”
他把箱子放在田垄上,打开后露出里面闪烁着蓝光的仪器,“你设计的能量传导线路果然管用,现在收集的星尘能量能直接储存到稻穗里,不用再担心夜间能量流失了。”
小星蹲下身,看着仪器的探头轻轻触碰稻叶,星尘能量顺着叶脉缓缓流动,在稻穗顶端聚成小小的光球。
“这样一来,晚上也能继续积累能量了。”
她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对了,上次说的‘共生灯’呢?就是能模拟星尘光谱的那种。”
“在这儿!”
李工从车里搬出一盏造型像蒲公英的灯,打开开关,柔和的蓝紫色光芒立刻笼罩了周围的稻穗,“晚上给稻田补光用,测试过了,能让稻子的生长周期缩短三成。”
这时,田埂那头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家伙举着画板跑过来,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举着画纸喊:“星尘姐姐,你看我画的稻田,里面有会光的鱼哦!”
小星接过画纸,上面用蜡笔画着金色的稻穗,稻穗间游着浑身闪着光的鱼,鱼鳍上还沾着星星。
“画得真好,”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彩笔,在画纸上添了几笔,“你看,鱼身上的光其实是稻穗掉落的星尘变的,这样它们就能一起长大啦。”
女孩欢呼着接过画纸,拉着同伴去溪边写生了,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在稻田上空回荡。
老农看着这一幕,点了支烟,烟雾在晨光中慢慢散开:“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以前谁能想到,石头里的能量能种庄稼,灯光能让稻子长得更快?”
他指了指远处的山坡,“那片坡地,你说能种果树不?”
小星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里的土壤颜色偏红,带着沙质的粗糙感。
她打开手环上的检测仪,数据立刻跳了出来:“含铁量偏高,适合种耐旱的果树,比如沙棘或者山楂。”
她忽然笑了,“等秋收了,我们用星尘稻酿米酒,再用山楂做果酱,肯定特别好吃。”
李工在一旁调试着仪器,闻言接话:“我已经设计好果树专用的能量转换器了,下周就能安装。
到时候让山楂果也结得又大又甜。”
太阳渐渐升高,田埂上的影子越缩越短。
小星摘下草帽扇了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