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也会在那些豪门大阀的有恃无恐之中一点点腐朽,最终分崩离析。
所以天子的第二道诏书便是针对这一制度颁布的。
举荐制并未取消,只是在这条制度之外天子又增加的一条制度,名为自举。
天下人,但凡认为自己有能力为官者,不管出身,不论年纪,不论修为,皆可自举为官。
各地官府不仅不能阻拦,还需要派人护送至天都城。
天子会在天都城西侧建一座扶龙学宫,每三年一届,凡是自举以及由世家举荐之人都要在扶龙学宫参加一场由天子亲自出题的大考。
最终谁能通过这场大考谁就能留在扶龙学宫,成为天子门生,朝官候补。
此诏一出,天下彻底沸腾了。
许多有志之士因为困于无人举荐,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如今有了这条政令,就犹如看到了希望。
这等于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们不必再看世家的脸色,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有出头之日。
虽然对于这天下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渺茫的机会。
因为天底下九成九的书籍、学问,以及上层治世治国为官的经验都掌握在世家的手里。
普通百姓就算给他这个机会他也把握不住。
但不管怎么说,这总算是给龙门开了一道口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有越来越多世家之外的寻常百姓挤进那扇龙门,并且将其一点点的推开,一点点的扩大。
到最后,达到能与世家门阀分庭抗礼的能力。
所以当这一封诏书颁布之后,朝堂震动,天下大惊。
第二天的朝会上,便有十余位五品以上的大臣不约而同地以辞官为要挟,逼迫天子收回成命。
除了他们之外,朝堂之上几乎所有臣子都竭力反对这条国策,唯有大将军李天策始终一言不发。
作为大将军,朝堂之中自然也有他举荐的人。
这条国策一旦推行,不管是对那些大臣世家,还是对他或多或少也都会有一些影响。
只是李天策对于所谓的权力富贵从来不感兴趣。
李家先祖是跟着北齐开国先祖一起奋斗出来了,如今的北齐天子又是他的外甥。
李家真正的靠山和根基不在于那些举荐的朝臣,而在皇家,在天子身上。
不管天子做什么,只要不是昏庸之举,他都会支持。
他不仅会支持,还会帮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