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是必然的存在的,刀斧手早已准备好了。
而鲁肃都想得明白的事情,孔明能不明白吗?
甚至,鲁肃都在思考,这位在智谋上算尽了周公瑾的男人,他此时到底,在算计着些什么。
到现在,鲁肃便觉得。
这是孔明的阴谋诡计,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必然是在干着什么大事的吧。
必然是有着什么背后存在的道理。
在思索,在思考。
思考这位孔明先生,他来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闻君仙逝,江河凝滞。”
“闻君仙逝,星月无光。”
“从此天下,知音难寻!”
“知音难寻!”
“公瑾,慢走!”
此时,这位无论如何都风轻云淡,无论如何都不会显出自己的情绪来的智者——
智者就连情绪都是一种武器,是一种让别人去看,去感受的一种武器,一种利刃。
然而。
孔明居然就真的失控的情绪,去在周瑜的棺椁上哭泣,
就算互为仇敌。
互相仇恨。
宿命让两位思想能够互相理解的‘知己’互相残杀。
但残杀之后。
却是无限的惋惜和悲痛。
“如果死的是孔明的话,周瑜会这么去哭泣吗?”
“会的,绝对会的”
黄小明面对着高欣欣的问题,发自内心的去回答。
如果死的是孔明的话。
周瑜也会‘肝肠寸断’吧。
因为,那就是知己,知音。
高欣欣也感觉到了那种情绪的传达和表达,那种,来自孔明的悲伤,因为宿命,让两个原本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互相算计,杀死对方。
《三国》就是这样一个他妈的东西。
原本对于英雄霸业,只有喜欢和热爱的高欣欣突然就生出了另外一些感觉来就出现了另外的一些.感觉。
并非是热爱消退了,而是变成了另一种情绪在心中蔓延。
更复杂,更多变,更多维度的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