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它们放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好像是有一种对比和冲突在里面,但又觉得很和谐,很好看。”
陈宇凡听完,,哈哈笑了起来。
“没错,就是这样!晓娥,你这眼光可真是太准了!”
“真的吗!”得到陈宇凡的夸奖,娄晓娥也惊喜地笑了起来。
陈宇凡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像个专业的老师一样,给娄晓娥详细地介绍了起来。
“你看......”
陈宇凡指着画上的芭蕉叶,说道:“这大片大片的芭蕉叶,是整幅画的近景,也是主体。老先生画它们的时候,全用的是淡墨,只是简单地勾勒了一下轮廓,然后用大笔涂抹。让这叶子显得又轻又薄,充满了水分,就好像是真的在风中摇摆一样。”
“你再看这芭蕉叶中间掩藏的书屋,老先生用的又是非常凝重、厚实的笔线,一笔一划都很有力道。这就让这房子显得很稳、很扎实。”
“这本身,就是一种以白托黑、以淡托浓的强烈对比。一下子,这画面的层次感就出来了。”
“而你刚才说的,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这后面的两座远山了。”
陈宇凡的语气里,充满了赞叹。
“你看这两座山,一座,是赭红色的,像是一团火。另一座,又是花青色的,像是一块冰。老先生画它们的时候,用的是最大胆的‘大写意没骨法’,就是不用线条勾勒轮廓,直接用颜色大笔涂抹出来,所以这山的形状看起来很简单,但这颜色却鲜艳到了极点!”
“你想想,在一幅以黑白水墨为主的画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两座颜色对比如此强烈的、鲜艳的山峰,这视觉冲击力该有多强?”
“齐白石老先生的这种画法,这种效果......”
“在咱们国家古今的山水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独一份!”
娄晓娥本来也只是凭着感觉,觉得好看。
现在,她听了陈宇凡这么一番专业又通俗的分析,越发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她不禁由衷地感叹道:“真没想到,一幅画里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和讲究。齐白石老先生,真是太厉害了!”
“是啊。”
陈宇凡也赞叹道:“老先生有句诗,写得非常好,叫做‘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这句话来形容他老人家,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两人又对着这幅画,欣赏赞叹了一番。
娄晓娥突然想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价值!
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充满了好奇的问道:“这......这幅画,得值多少钱啊!”
“这画比刚才那幅《竹圃晴岚》更好,而且这画幅还大了这么多!这肯定......肯定更值钱吧!”
娄晓娥不是财迷,但面对这种珍品,任谁也会对它的价值心生好奇的。
于是乎,娄晓娥问出了这个最实际的疑问。
陈宇凡闻言,也思索了一下。
他看着眼前这幅堪称国宝的画作,缓缓开口,给出了一个让娄晓娥差点当场休克的答案。
“这幅《芭蕉书屋图》,是老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要论价值,我觉得,还要在刚才那幅《竹圃晴岚》的......四五倍之上!”
“四五倍?!”
娄晓娥听到这个数字,感觉自己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她下意识的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这个数字已经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范围!
刚才那幅《竹圃晴岚》,陈宇凡就说了,在未来能值五百根小黄鱼!
那这幅画......
岂不是......
岂不是要值两千根,甚至两千五百根小黄鱼?!
这是什么概念?!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