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这考卷上的题目,果然不简单。
上面罗列的,都是一些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遇到的,极其复杂和棘手的技术工程难题。
难度之高......
就算是厂里那些经验丰富的七级、八级工程师,估计光是想看懂题目本身,都要仔仔细细琢磨上半天。
也只有这样的难题,才能真正有效的考核出这批工程师的真实技术。
果然,在大家拿到考卷,开始仔细阅读题目后没多久。
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片轻轻的吸气声。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甚至是有些吃力的神情。
这些技术难题......实在是有些太难了!
太刁钻了!
这个考题难度,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整张考卷上,总共就只有四道大题。
但每一道题,所涉及的知识面都非常广,不仅考验理论功底,更考验实际操作经验和创新思维。
别说是在这短短几个小时的考场上,就算是把这些题目拿到厂里,恐怕也得花费上几天,甚至半个多月的时间,反复研究、试验,才有可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当然,出题人也没指望这些参考的六级工程师,能当场就把这些难题给彻底解决掉。
那是不现实的。
这次考核的目的,更像是模拟了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突然遭遇重大技术故障的情况,急需进行技术攻关。
在这种突发情况下,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你首先要如何判断问题症结所在?
你会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损失扩大?
这都是这些题目所考察的方面。
考卷上,也并没有要求他们写出最终的、完美无缺的答案。
更多的是要求他们,针对每一道难题,详细阐述自己的分析过程、解决思路。
到时候,考官们就会根据每个人写下的这些思路,来综合判断他们的技术水平,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这才是......这场理论考试的真正核心所在!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