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身为社畜的胶皮作风颇相像:家中可谓清汤寡水,钱都花在了身上。可见,地无分南北人无分古今,女子皆有爱美之决心!
“你是汉人。”曹少坐着无所事事,随口问上一句免得太过冷清。
“客人可是30里外宋人大叔?”少女见客人扯着脖子关注灶台,不觉抿嘴笑出声来:“大叔…”
他光顾着看灶台,没在意少女问话。“哦,对呀!”苦笑一声,自己这副嘴脸有碍观瞻。他想解释下,大丈夫顶天立地本不该问人乞食,实为腹中饥饿难忍。未等他组织好说辞,热气腾腾亮晶晶的白米饭就端到了跟前,饭上撒着切碎的腊肉和红烧甩水。“吃吧,想必大叔是饿了。”收获意外之喜,饥饿难忍的曹少才不来假客套,道了声谢便摊开手掌:“姑娘,劳驾给双筷子。”
“哎呀!失礼失礼。”那姑娘连声道着歉,羞红了脸急急把筷子补来。她的手随施州卫女人一般的白皙粉嫩,可红酥手对他的诱惑远远不及甩水汆汤。鱼肉真鲜啊!白米饭真香啊!他无暇抬头多看那少女,只顾狼吞虎咽把饭吃了。噎住了,噎得翻白眼、胃液眼泪汩汩而出。少女手忙脚乱急出一身冷汗,想着只是按平日里一样烧的菜做的饭,怎会让客人翻白眼哩!
“没事没事,噎,噎住了。”曹少走到门口蹦跳几下,擤了几把鼻涕眼泪,“好了,没事了。”
虚惊一场,小姑娘这才定下心来,举袖擦掉满头满脸的汗珠。“我晓得梁山,你等宋人好有骨气哩。”姑娘说着赞美的话把空碗拿走。曹少连忙喊:“慢,慢!”碗边沾了几粒饭粒,用手指捏了送进嘴里。此事蹊跷:夸我们有骨气?谁在为梁山树碑立传?
少女将锅里剩余的米饭和锅巴铲拢了装进碗里,饭少了,便冲上温水作泡饭吃,边吃边说道:“月前有你家姓李的大姐前来拿青布换米粮。我见她面有饥色想多抓些腊肉,李大姐执意不肯收,之后便不曾来过。”
李氏死心眼,死要面子活受罪。
“出门急忙未曾带钱,某,在下姓…。”曹少拙劣的谎言有三分戏谑和丁点做人的尊严。
少女仿佛知道梁山很多事情,并且对眼前这位大叔姓甚名谁不感兴趣,插话打断道:“谁家不曾遭灾祸噻。”
“那是那是。”赠饭之恩无以为报,口袋里还有个经常打不着火的一次性打火机可以用来意思意思,当然了,曹少吃定对方不会接受。
少女果然退后几步伸手挡住,“不可。爹爹说了,自己挣来的拿得踏实,不是自己的再好也不能要,那叫志气。”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好一个志气,这位大叔才没志气呢,他的志气早被大水冲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