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情节恶劣、手段卑鄙者207人,交曹大法官耗时十分钟的二次审理后,将此207名案犯判决死刑处以枪决。
包括梁山众在内及广大难民对‘枪决’一词感到陌生而新鲜,那会是怎样的景象,人们充满期待。也有一部分心怀叵测之人借故拒绝去枪决现场观摩,私底下口出怨言说梁山司杀人亦不眨眼与旧土司无异。不同处是飞枪子在人身上戳几个透明窟窿,比起枭首来也算还你个全尸。
曹少管判,泰森管杀。
依泰森所想,拟将枪决现场安排在沐抚断头台,一枪把人推入万丈深渊,行此天葬省却生火烧尸的后续事。而天葬须具备一个条件:以前断头台上秃鹰盘旋、渊里豺狼成群,人犯肉身是上好的回馈大自然的礼物。然而今非昔比,那些秃鹰、豺狼早前沾食富含鼠疫病菌的人肉已几近灭绝,现在立于断头台上仰天去看已不复昔日山鹰盘旋的景象--瘟疫造孽,不光害人,连飞禽走兽也跟着遭殃。任人犯曝尸荒野,尸体不作处理,是很没有人性的。再因断头台地势险峻狭窄容不下许多参观者,所以泰森改变主意将法场设于沐抚司城内部队操场。
被‘请’去观景者约800人,都是些有劣迹的无证据的漏网之鱼,其中包括那位痛骂胶皮的胆大妄为者。800名参观者头回见识枪毙场面,就谈不上发现不合理处。其实此次枪决独具梁山特色,或者说充斥了泰森的独家创意。
创意一,行刑队一批次连续开枪三次:分立姿、跪姿、卧姿;
创意二,人犯离行刑队距离150米;
创意三,开枪后不论死刑犯生死,再用刺刀刺其心脏部位;
这是把行刑当作打靶训练和刺杀训练,一次难得的以活人当靶子的军事训练。
蒙住眼睛的死刑犯鱼贯而上,5个一排被牢牢捆在木桩上。
“预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