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纠正他,广字头里两撇一捺一横,你阚老大少写了一撇。
“简字哩。”
“同志,你这是简体字嘛?”
这不是简体字,这是简字。二位就别争了,你俩都没错。
穿越众在自己地盘当然使用自己的简体字,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阚老大吃透领导意图后自我加码到了简字,他这个‘应’字是沿用了北元传下的写法。话说老朱驱除鞑虏后主张复辟汉唐古风继承大宋审美,下令禁用北元简字,相关管制一度相当严厉。由此,阚老大实有肺腑之言:梁山推广简体字是不是有跟官府唱反调之嫌。
同志哥哦,梁山简体字和北元简字还是有一丢丢区别滴!这事说来话长,潇洒憋到了散课后拉阚老大详尽道来。
潇洒本科学数学研究生学物理在职博士学材料科学,地地道道的理工科出身。求学时树立偶像钱学森,钱老毕生不遗余力地对广大科研人员青年学生施以苦口婆心:学理之人也要通文。潇
洒谨记之。
他第一次在古书里面见到简体字是在旁听历史系本科班的课上,于是激动得跑上讲台向老先生指证说不得了发现伪书了。老教授欢喜理工科博士生跑来听他传道授业自然宽容待人,底下的小本科听课听得昏昏欲睡,只慑于先生课前课后且课中会不定时点名故不敢溜号,这时候杀出个洋盘出洋相,不使劲哄笑对不起今天爽约了的足球赛、电脑游戏、漂亮女生。潇洒从小习惯了鲜花和掌声,现遭此奇耻大辱,为伪书中简体字殉葬的心都有了。
历史研究古老,属人文科学。讲台上的老先生算作老科学家,根据钱钟书独创的分类法可将其精确为老科学的家而非老的科学家。从他能使用photoshop制作幻灯片代替板书的事实充分说明他并不老迈,的确是老科学的家。但有学生爆料说那些制作精良的幻灯片均为老先生家中其徒孙辈的晚娘老婆代劳。不论所爆之料是否真实可靠均可证明老先生看上去老其实不老,至少可比肩杨振宁同学所谓人老心不老、面老腰不老,而另据最新科学研究结果称心态老才是老。
先生心态年轻充满活力,以他精心安排的‘包袱’让柴子进同学化羞愧为力量。老先生当堂宣布:幻灯片所示线装古书的确是一本伪书!
无良商贩的造假水准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进行博弈,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义总能战胜邪恶。比如,古书两页中间的装饰纹各朝各代各有不同特征,不引人注意却如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可抽丝剥茧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幻灯片所示号称北宋神宗年间刻本,书页间装饰的鱼尾纹却漏馅了,这种精巧的花饰直到明朝才有,两宋都是肥厚的粗黑纹。明白了吗!那些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其实是在跟钱过不去。
历史是大部门,下设考古处、考据处、收藏处等。中国科学家有个诸葛亮时代传下的光荣传统叫做博学,中国人太聪明,一门学问不经学必须触类旁通上下通吃文理兼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懂人世间的世故。老先生任收藏处处长,精通赝品识别,没事去潘家园转转或者开着车往陕西山西河南乡下农村与老乡们套近乎,有一回带着潇洒在太行山里的小山村碰上个收破烂的,此君说话鼻子不通,好像两个忙于工作的蜜蜂躲在了他鼻子里。潇洒以为他伤风了,拿感冒药给他,哪知此人生下来讲话就这嗡嗡的鼻音。此君花小钱收了个千真万确的鸡翅木万历柜,欢天喜地中扔钱给老乡备下酒菜请关心他健康的潇洒及老先生吃饭。席间,潇洒了解到此人天津人氏,姓马。潇洒从此后与马先生结识相交,跟着他学艺古董生意。当然了,他不为赚钱只为学习知识。只是这门学问学费太贵,后来潇洒看走眼了一件汝窑蟠龙双耳瓶导致倾家荡产,把老婆孩子看病的钱都给赔光了。
回过头来说简体字。
简体字的祖宗是草书,不过这东西没几个人认识。简化是简化了,同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看懂的没几个。简体字发祥于隋唐鼎盛于元代。唐宋时期繁体字占绝对上风,唐宋刻印的经书那是给皇上老儿相府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