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后即暴毙于榆木川。朱瞻基于宣德九年六月命郑和副手同是宦官的王景弘去旧港,也是半年之后于第二年正月暴毙。这爷俩都是下诏出海,半年之后暴毙。
命船队出海去旧港干什么?文官集团把持的史官自然不会记录真相,肯定不能告诉你。《国榷》说,郑和于永乐二十二年这次去旧港是为了给但宣慰使施济孙送官印。有意思,二万多人的庞大船队出海就为送一个官印,你们文官一肚子墨水好歹稍微用点心,编瞎话不能这么肆无忌惮吧。幸亏太监王景弘写有《赴西洋水程》,明确道出永乐二十二年这次命内臣下西洋忽鲁谟斯等国,选候偕行。这个忽鲁谟斯就是伊朗霍尔木兹,郑和此行还是去阿拉伯地区开展贸易。宣德九年六月那次,王景弘率船队在旧港等候出发的命令,等来的却是宣德帝朱瞻基暴毙的消息,出海任务取消。这个时间拿捏得刚刚好!
为何断言‘暴毙’,朱瞻基十月份还在边境巡边,两个月后到第二年正月里人就没了,这里边没有蹊跷鬼才信。宣宗朱瞻基因何故驾崩,明史书里啥也没有,事关皇帝驾崩之重,那位五朝元老的杨士奇不好随便编也不敢随便编,所以干脆啥都不写。
明宣宗朱瞻基,他有个号,叫做长春真人。自有他的道门师兄弟去查明真相,朱瞻基和他老爹朱高炽都是被内阁勾结后宫联手给做掉的。朱高炽之死是杨士奇出主意,皇后张氏下药毒死。朱瞻基之死是杨士奇出主意,皇后孙氏下药毒死。孙氏完全是向太后学的,不过手更黑,她团灭了朱瞻基的整个后宫,除了朱祁钰母亲和一位已经去做了尼姑的妃子,剩下的十个妃子全部被勒令殉葬。插一句:这十个妃子在宣德朝十年时间里一个孩子都没生出来,你就说这皇后孙氏、太后张氏有多厉害!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朱瞻基被害,才7岁的朱祁镇继位啥也不懂。杨士奇在遗诏里写上一句‘国家重务必禀皇太后、皇后行之’,有了这句话,婆媳两个名正言顺把持了小皇帝,连垂帘都省了。从此,宫内她们婆媳俩说了算,国家大事内阁说了算。至暗时刻来了,可谓狼狈为奸、群魔乱舞!
杨士奇就更会玩了,问题是这位会玩还不菜,刀刀致命。他裁撤了衙门中的检校、校尉,减少了对文官的约束。皇家上林苑监十个衙门撤了六个,皇家直接控制的十一万亲军没了,让朱祁镇成了光杆司令。他停了松花江的造船厂,把负责造船的太监和都指挥使直接给流放了,断了皇家、国家层面再下西洋的可能。他撤了定海、沈家门两处长江出海口的水师、放弃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旧港宣慰司,这就为以后文官利益集团的走私扫清障碍。最狠的一招,杨士奇开始向军队派出镇守大臣,开启文官集团直接插手军队事务的潘多拉魔盒。
至此,明朝在国家层面丢失国际贸易之利,从永乐、宣德盛世走向衰弱,至土木堡之变国力瞬间衰败。这都是杨士奇及其文官集团干的好事。
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在梦乡吃着火锅唱着歌,忽然间就被宫女们拿绳子套脖子上了,从此他就躲到了西苑再也不上朝了。万历帝也一样,万历十四年莫名其妙就出了个意外,伤了头部还折了条腿,这么大个事史书上竟然一字不提,打这起万历也不上朝了,明显这就不是因为懒,是为了保命。
武当还给出了一组数据。大明王朝自明仁宗朱高炽开始,皇帝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敢上朝就绝活不过40岁。宣宗执政时间算长的,10年。景泰帝朱祁钰当政9年。穆宗隆庆帝朱载垕,当政6年。仁宗朱高炽继位就47了,执政10个月就被干掉。他还不是最短执政的,最惨的是光宗朱常洛,继位1个月就被一碗药给送走了。
仁宗之后上朝的皇帝是十个,加一起在位103年,平均十年一个。而不上朝的成化、嘉靖、万历帝三个人在位118年。看到这组数据,换谁谁也不敢上朝。官方正史记载中,死因有落水的、被下药的。明孝宗朱佑樘、明宪宗朱见深是被同一个太医给抬走的,最搞笑的是,这位叫刘文泰的御医在接连害死两个皇帝后居然回家安度晚年了。
你再看内阁的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