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中。一名四五岁的孩童边走边诵来到舞台中央: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颜巷陋 阮途穷 白叟对黄童。沿对革 异对同 冀北对辽东。两鬓霜 一客行 新绿衬酒红。七颗星 一袍风 尧舜对苍生。
孩童诵读完便抱膝坐在台上,接着就有儒生打扮的歌者庄栋天抱着弦琴边走边拨动琴弦,古琴声止,剧院里只有歌者舒缓的弦琴声和歌声: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 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颜巷陋 阮途穷 白叟对黄童 沿对革 异对同 冀北对辽东
两鬓霜 一客行 新绿衬酒红 七颗星 一袍风 尧舜对苍生
天浩浩 日融融 弯月对长虹 我对你 嘴对心 九夏对三冬
我对你 嘴对心 九夏对三冬 我对你 嘴对心 九夏对三冬
终于不是嘴对奶了,朱由校放下心来,忍不住喝彩:“好--”对张嫣交耳道:“谁说梁山只会造枪造炮,我看曹少的文章才气不输秀才举人,也精通音律,人家是没把本事亮出来。他写了什么《石头记》,连同《声律启蒙》,皇后要记得把书要来读给朕听。”
张嫣心下也是很欢喜,群臣之中亵渎是梁山粗鄙武人者为数不少,皇上曾忙于为其辩护。这下好了,各自将文章拿出来比上一比,你敢说你定能胜出么。”
这回赵舒雅废话不多,只说:“请听《石头记》书中同名诗词谱曲而成的《枉凝眉》。作词作曲曹少,演唱陈力。”
古琴、胡琴、琵琶伴奏声动,天籁之音悠悠响起,如泣如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啊--啊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啊--啊
歌儿才听到一半,张嫣已经泪流满面。台下的观众都是懂行识货的朋友,他们浸润在曹雪芹的心血中如何不为之动容。陈力唱完,鞠躬谢幕要下台去。隔壁包厢传出咆哮喊叫:“不能走,我等还要再听一遭。”出声留人者正是英国公老家伙。陈力闻听不知所措,心里犹豫着,脚步却习惯性地往戏台里侧走去。就在此时台下窜出一人‘蹬蹬蹬’跑上台去拦住陈力叫嚷着不许走,定要她再演一遍。且听此人说辞:“这词曲必生于江南,我能听出来。”
天启帝好奇,举起望远镜看,此人认得,南京吏部侍郎钱龙锡便是。
陈力向团长征求意见。赵舒雅含笑答应,走上台:“为感谢观众朋友们对我们节目的厚爱,应观众朋友要求,陈力将二次演唱这首《枉凝眉》。请诸位鼓掌欢迎。”
时内地人并无鼓掌习俗,赵舒雅带头鼓掌示意,台下应者寥寥。赵舒雅继续鼓掌,台下才渐渐明白鼓掌乃是表示喜爱支持之意,渐渐掌声雷动起来。天启夫妇亦加入鼓掌者行列,满心欢喜地等待《枉凝眉》二次响起。
徐玉的老婆陈力,托《我的祖国》巨大的感染力和曹雪芹的文字功力之福,无疑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和大明星,一朝登台,一举成名。之后还有很多关于她的故事,在此仅顺带提一句。此后文人墨客中就有了‘南董北陈’之说,讲大明善歌者秦淮河董小宛、光明剧院陈力。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唱的是《枉凝眉》,两侧字幅显示的却非《枉凝眉》的词,歌词风马牛不相及,你来看:“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好汉都来把你敬仰…”当人们发现这个问题躁动叫嚷起来时,总政治部文化工作团团长兼艺术总监赵舒雅被迫中断陈力的演唱,演出停顿近半小时。字幕与节目不相匹配乃是摇字幕的工作人员出了纰漏,他们习惯成自然,忘记陈力的节目二遍演出,只按着排练的惯性机械地摇出下一个节目《少林少林》字幅。而要让字幅回放,需要将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