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家钳工急事忙完要事摆平,胶皮指使他轻松推出残次品边角料做的梁山拳头产品:铁器。
时逢农历四月十八牛王节,土家人的大节庆。
这些年受湖广发达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施州卫牛王节过节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老头老太遵循传统,把自家的牛喂饱吃好刷洗干净牵到祠堂或是谷场,参赛牛选手到齐,选美大赛正式开始,牛王节进入经典时刻。而年轻人已不太愿意陪着老一辈品味乏味的经典,他们更愿意开歌会赶场,上半日齐聚州城南门外歌以会友(异性朋友),下半日勾搭成双的就进城逛街。你想,给新交的女票买东西出手能不爽快么。百姓及商家在牛王佳节那天蜂拥而至,把自家的土特产和货品拿来卖。久而久之,施州城牛王节集市规模越来越大,等附近州县都来凑热闹时牛王节赶集有了个响亮的名字--施州大赶场。
从参展单位、商品档次、展会布置等各方面来看,大名鼎鼎的所谓施州赶场其场面仿佛儿时记忆中十八线小县城里的展销会,只不过缺少了高音喇叭、彩票销售、温州纸皮鞋这三样标志性事物。梁山今年首次申报参展,为此还向施州卫军管衙门交纳了10文钱的摊位费。穿越众对此次参展十分重视,要借此良机为梁山铁器做个宣传。原本想拉面横幅的,红绸价钱太贵,红纸也不便宜,况且纸糊的东西总不太吉利,最后决定省下这笔广告费。
吸取了味精失败的教训,曹少对制定梁山铁作价格体系尤其审慎。先将附近土汉村寨铁器价格信息进行收罗整理,从赵寿吉处打探到施州铁制用具大多采用荆楚自产的生熟铁块打造。明朝人民都知道,时铁器‘以闽铁为上,广铁次之,楚铁止可作锄’。正所谓17世纪两湖的铁,80年代温州的鞋。内部掌握对外出售的铁器用料下乘,用的是军重品淘汰下来的残次料,横向比较起来不论是最好的广东生铁还是最好的福建熟铁都没法和梁山产的钢铁比,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没错,就是钢铁。经曹少提议集体表决,梁山钢铁器具采用低价倾销占领市场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