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同有腿疾,负责内部稽查)等人带队,以侦察为名,实则在杜陵周边、终南山北麓乃至更远区域大肆搜寻李秀宁下落,可谓焦躁万分。河东的唐公李渊处亦连发数道密令,严词催促必须尽快找到秀宁,稳定军心,以免生变。”
“联军内部其他势力,有何动向?”
“王世充部将霍刚态度最为倨傲,多次在军议中冷嘲热讽,暗示若李唐连自家军队都整合不了,他郑州军愿‘代为效劳’,其吞并之心昭然若揭。西秦霸王薛举的代表孙华则看似公允,实则坐观虎斗,言语间颇多挑拨,意在削弱李唐权威。燕王罗艺大将陈平更关心实际利益,而刘武周的亲信尉迟恭则反复强调战利品分配与未来地盘划分,倒是李密部的殇、窦建德部的刘黑闼对谁掌先锋不甚在意,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独吞好处。几方争执激烈,首次军议几乎不欢而散。”
杨子灿静听汇报,心中了然。
这反隋同盟,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
李秀宁的“失踪”,如同一根楔子,打进了联盟最脆弱的连接处。
二
蓝田,反隋联军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李建成端坐主位,面沉似水,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焦灼。
下列左边,是他的班底。
脸上带着箭伤眼罩的韦挺、行动不便却目光阴沉的李瑗和冯立,以及韦庆俭、韦庆嗣、唐临、武士逸、窦轨、袁郎、裴宣俨、徐师谟、唐宪、胡彪、荣九思等一众文武。
右边,则是殇、周文举、刘黑闼、高士兴、霍刚、燕颀、孙华、鹿十六、陈平、伍魁、尉迟恭、杨伏念等“盟友”。
“诸位,”李建成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三妹秀宁下落不明,我军心甚忧。然兵贵神速,长安近在咫尺,杨广昏聩,杨子灿虽有小智,然我联军声势浩大,岂能因一人之故,贻误战机?”
他试图将话题,引向攻城。
霍刚率先发难,嘿嘿一笑:
“陇西公所言极是。不过,这娘子军不服管教,所占之地也尽是南下之大兴要冲,此终是隐患。不如这样,我郑州军愿出精兵五千,协助陇西公‘安抚’雍县、岐山,确保后院不失,如何?”
他这话绵里藏针,名为协助,实为吞并。
要知道雍县、岐山一带已经到达李家在三辅之地根据地,非常靠近西京长安——大兴城。
如果真答应居心不良的王世充,那乐子就大了。
更何况,三妹的地盘,自己想要得很但也得看老爹的颜色,况且这个三妹也不是好惹的!
一旁的孙华捋须轻笑:
“霍将军勇武可嘉。不过,强压之下,恐生兵变啊。李神通将军乃唐公宗室,李仲文、史万宝亦乃宿将,若处理不当,反为不美。依某之见,先锋之事更为紧要。这先锋一职,关乎全军士气,需得一智勇双全、且能令各方信服之人担任。”
他巧妙地将话题拉回先锋人选,继续搅混水。
陈平粗声粗气地道:
“孙将军说得在理!先锋要打,但规矩得先定好!谁出的力多,谁死的弟兄多,这破城后的好处就得占大头!别到时候有人躲在后面捡现成的,老子不干!”
他毫不掩饰对利益的渴望。
……
帐内,顿时又吵成一片。
李建成看着自己麾下:韦挺虽有谋略但伤残;李瑗、冯立擅谍报但不擅攻坚;徐师谟、袁郎等将虽勇,但资历或能力不足以服众,更难以平衡各方势力。
他心中涌起一股对父亲李渊的埋怨,若非父亲将主力用于河东,自己何至于如此捉襟见肘?也对三妹李秀宁生出一丝怨怼,为何偏偏在这关键时刻音讯全无?
经过又一轮激烈的争吵、妥协、乃至拍桌子瞪眼的威胁,一个各方勉强接受的方案终于出炉:
先锋军由各方混编,共计八千人。
主将由李建成麾下最核心嫡系、资历较老、以稳重着称的将领窦轨担任。两位副将,则由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