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防御东突厥入侵。
防御东突厥的事情,广皇帝很是看重。
为了加强李渊抵抗东突厥的实力,他还将名将王仁恭调派到马邑郡担任太守。
当然,王仁恭这样的人物之所以能去马邑,当一个小小的太守,还有受他儿子造反牵连除爵夺官的原因。
但不管怎样,至少在雁门之围前,李渊通守的这个职位名至实归,异常显赫。
但是,等白道岭之战后,东突厥彻底嗝屁,这太原留守府防御东突厥的角色就被无限弱化。
因此,就只剩下剿匪这一重任留给了李渊!
那么,李渊李留守的剿匪任务,完成得到底如何?
讲真,马马虎虎!
因为他剿匪的战绩,能拿得出手的,说来说去还是刚刚上任太原通守时,剿灭历山飞的事儿。
历山飞,不是一个人!
它是一支反贼的统称。
历山,是太原盆地南部的第一高峰。
相传舜耕治天下时,曾再次编物候历《七十二候》,故后人称此山为历山。
大业十一年二月,匪首魏刀儿,聚众造反,因为匪窝就在历山,而队伍来去如飞,故自号历山飞,拥众十万。
按照时间算,魏刀儿算是所有心向东突厥并认其为祖宗的祖宗。
那时候,雁门之围还没出现,杨子灿的骁果卫也正在编练,李渊还是山西、河东黜陟讨捕……
可是历山飞的魏刀儿,早就已经和都拔汗建立了臣属关系,并得了东突厥大量的马匹、武器和钱财的暗中支持。
背靠东突厥,魏刀儿战力十足。
其众擅于劫掠,巧于攻城,勇于力战。
南侵上党,力破前来抵挡的将军慕容、罗侯的兵马。
北寇太原,旗下骁将甄翟儿阵斩隋将潘文长。
连胜大隋两将,声威大震,所向无前。
此时,和魏刀儿一同起事的上谷人漫天王王须拔,在攻涿郡时,不幸身中流矢死亡。
群龙无首,遂被亚帅魏刀儿收纳。
此时,魏刀儿自称魏帝,盘据深泽,活动于冀、定二州之间。
其队伍,接近二十万,成为大隋河东、太原一带最大的匪患。
雁门之围后,李渊升任太原通守,王威、高君雅担任副留守,开始着力清剿历山飞。
剿匪,并不顺利。
在人数上占优的历山飞,打得官军很狼狈。
一度出现了李渊这个主帅被乱匪围困的险恶局面,要不是隋军冒死突围,李家的历史就会因此改写。
后来,李渊以王威押运的辎重财帛为诱饵,将历山飞的大将甄翟儿诱入雀鼠谷的埋伏圈。
此战,成功斩首甄翟儿,但是乱匪大部脱逃,退回河北与魏刀儿合兵。
这,就是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期间剿匪的最大成绩。
而同期,在太原留守的四郡大地上,仍然活跃着多股叛乱武装。
如,活跃在易州一带的宋金刚、等。
随着广皇帝南下,李渊的心思开始发生巨变。
他一边将京中禁军任职的李二调回晋阳听用,一边命在河东郡河东城的李建臣结交天下英豪,图谋大事。
而他恰恰利用剿匪大权在握之便,开始暗中招结各股势力,成为羽翼。
光是雀鼠谷斩杀甄翟儿一战,他就从中吸纳投降历山飞俘匪四万。
这些人,都已秘密潜伏在太原盆地周围的大山之中,严格训练,以待时机。
“刘武周?”
李渊有些疑惑。
在他的记忆中,并不能清晰记得那个自李靖走后,常常陪伴在王仁恭左右的青年。
“是,这是他的画影!”
裴寂将朝廷发的讨剿文书,以及自己这边的暗桩描画的刘武周头像,递给李渊。
“这人,叫刘武周?”
两张画影上的人,一个粗疏,一个细腻,但大概样貌基本上差不多。
画上的刘武周,国字脸,长眉无须,鼻梁挺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