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140章 走廊

第140章 走廊(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民国第一悍匪 玉剑仙缘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杀猪匠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 开局满级天赋,大婚后我无敌了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我就是一个小助理

监一职。

而他的手下,便是陇右牧副监张万岁。

张万岁,天水郡冀县杀驴坡人士,祖籍淮南。

东汉末年躲避战乱,举家迁往陇右,本是书香门第。

三国时,家族为蜀汉大将军姜维得力幕僚,姜维死后送其归乡。

与姜氏羌族之民交好,耕读传家,也行入牧贩养之事,为当地有名的贤达望族。

张万岁少年成名,学问好,而在识马之上天赋异禀。

大业中期,受举荐征辟入国子学,后入太仆寺,再入皮毛监、驴骡牧、骅骝牧等。

后因善政,被当时的太仆正卿杨义臣看重,力荐给广皇帝并得到重用,成为陇右牧少监。

现在的陇右牧,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广皇帝连年征战,征调和损失了数以七八十万计的战马、驮畜。

这严重透治了陇右牧战马驮畜的恢复能力,现在的存栏战马,多以数量严重不足的种马、母马和儿马为主。

青马的数量,已经下降到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

从前动辄一次可提供三四十万战马和驮畜的陇右牧,现在一年下来最多能提供非大隋军队四万余匹。

这点数量,对于整个大隋总数达八十余万的各类部队,算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按照大隋骑兵的标准配置,一个骑兵至少要有双马,五个步兵需要一头驮畜。

依目前大隋国内剿匪征战的需要,战马的缺口一年至少在九万余匹。

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大隋官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就在马匹配置上。

这,是所有造反势力在其机动性和冲击力上,无法与之匹敌的。

然而,由于现在在大隋军队中,杨子灿引入的马掌还没有大规模普及,所以战马因为四蹄裂损而淘汰的频率非常之高。

陇右牧衙门中,每一天都是雪片般飞来的输马函。

来自兵部、十二卫、边军等军事部门的特使,长期呆在扶风雍县和原州牧衙门,等待战马出栏。

现在,已经基本断绝了原来战马分级输送而逐步适应的制度。

在北方一带的原有不多战马、驮畜,全被白道大营和长城边军征用。

其他如东北、中原、南方的战马需求,只能直接从河西调用。

战马资源,异常紧张。

这两年,各地叛乱四起,陇右送往各地的战马多有被劫,而陇右各牧的在拦战马、驮畜,也多有被马匪洗掠多次。

陇右牧各牧的战马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就连牧奴和官吏,在内外勾结成功盗取战马后,也开始逃逸,然后加入周边各股造反势力。

陇右牧马政,岌岌可危!

这,就是新上任的雍州总管府大总管、兼陇右牧总监的杨子灿,面临的现实状况!

阿布掌管雍州地区,自是要打击马匪、平息叛乱、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所以,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角度考虑,他都必须尽快将陇右马政,再度发展起来。

为了增加优质种马的数量,杨子灿在前往东北老家探亲之前,就着人开始将京师附近中御园的战马,悉数送往天水秦州牧。

并且,开始着令陇右牧副监张万岁,将在册的民间优质母马,进行赎买征调,进入陇右牧诸牧,以加强存栏量和繁殖量。

与此同时,他下令河西走廊各牧,通过互市、榷场,大量从西域诸国进购优良马匹。

而所需钱粮,则是说服东京留守杨侑和苏威、萧瑀等,同意调用河西官仓,甚至是西京大兴城的太仓之储备。

一时之间,从大兴城太仓运往陇右、河西的钱粮车队,络绎不绝。

而专负如此重要职责的大将,便是杨子灿的得力干将,骁果右卫虎贲郎将阿古达哥。

大兴城太仓的钱粮储备,以可见的速度在下降。

留守西京的官员对此多有质疑,上奏东京留守府,但皇太孙杨侑的回旨,便是一句话:

“勿忧,含嘉仓、洛口仓,永丰仓,太原仓近在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破怨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九娘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火烧黎明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不学鸳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