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鼻钮铜官印,一颗小私印,皆为四方之形!
小私印,大人指节大小,鼻钮,铜材,印面阳刻“李叔德印”!
小孩儿手掌大小的铜官印,背款“大业十二年十月一日造”,印面小篆阳铸“太原通守之印”。
观其文字,灵巧、轻盈、和谐、优雅!
李渊的私印倒还罢了,可通守官印这玩意儿,却是异常精贵重要。
按说,这东西,是片刻不能离开李渊视线半分的!
只是,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
毕竟突厥人,认识你派的特使李二,到底是个啥鸡毛?
而李二等人,就是再牛逼,也不能也不敢堂而皇之地打起铜虎头、竹节柄、牦牛尾的旄节,以及包括门旗、龙虎旌、麾枪、豹尾的仪仗!
那不是密秘出使,而是直接提前造反!
所以,为了证明李二、李秀宁、刘文静的特殊身份,同时也为了表示李渊本人对此事的重视,他只能派妥当的人,将他的官印、私章、书信等物,带到谈判现场。
而温大雅,就是他选中的那个守藏人。
他,也是李渊最为可靠的现场见证者!
接着,只见温大雅又将那行囊笔拿了起来。
啥是行囊笔?
它是一种便携式书写保存工具,湿润的毛笔可以轻松插进竹筒之中,保护笔头。
筒帽一端,用木塞封藏,形制简朴。
温大雅打开笔筒,取出笔头,然后小心地拆开捆绑笔头的丝线。
原来,这时的毛笔,和阿布前世那时毛笔的制作,并不不完全相同。
隋时及以前的毛笔,笔毛并不是直接蘸胶之后插在笔杆顶端圆孔之内。
怎么搞呢?
是先将笔杆一端纵向劈开,再将笔毛夹在其中,然后用细小的丝线缠住。
高级一点的,外面再涂漆描金,装饰得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