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女色,怠于政事。
说实话,作为一个战功赫赫的武将出身的太守,贪点财和好个色,实在不算是什么人生污点。
你不这样,皇帝说不定还对你不放心呢!
但是,光顾着捞钱和玩女人,也不行啊!
他是太守,不是领兵打仗的大将军!
郡内,还有一大滩政事民情等他署理呢!
至少,你得不时的去到各县衙门巡视一下,到长城上、关口上溜达一下,到民族聚居区去交流沟通一下……
可是,六十岁的王太守,年纪的确大了,有点走不动了。
关键,是他的仕途心,变淡了!
以前,有自己的得力小弟李靖在,这些跑腿、吃力的事,都是他在张罗。
可现在,李靖飞高枝了,自己不得不亲自上了。
这一回两回还行,但日子一长久,这老胳臂老腿就有点跟不上!
怎么办?
找小弟啊!
谁?
马邑郡鹰扬府校尉,刘武周。
他,是李靖走后,王仁恭给自己物色的跑腿人!
刘武周,河间景城人,家里算是当地土豪,日子过得甚是自在。
因为不愁吃穿,所以少年时期的刘武周喜欢舞枪弄棒、结交英豪,梦想效仿风尘三侠,仗剑走天涯。
然而,以武犯禁的事情,并不是和平年代年轻人的出路。
所以,族长兼长兄刘山伯,便经常出言告诫并羞辱于他。
于是,中二青年刘武周负气出走,前往京师那个花花世界闯荡。
还别说,这家伙运气不错,经过严格筛选考试,进入到时为大隋太仆寺卿的杨义臣家做了一个护院。
小伙子身手好,人也长得仪表堂堂,很快就得到了家主杨义臣的注意和重用。
很快,机会来了。
广皇帝远征高句丽,杨义臣率军直指肃慎道,原来的护院师傅刘武周经杨义臣推荐也应募东征,成为了军中一名光荣的小兵。
运气好的人,干什么事都像坐在风口上。
这杨义臣,是个大隋少见的中青代将种。
虽然整个东征打得拉胯,但他却是个能打出七连胜的勇猛家伙。
于是乎,跟在杨义臣这样绩优人物背后的刘武周,自然能顺势捞到不少军功。
这不,一步一步的,中二青年刘武周被成功提拔为一名建节校尉。
东征师还,刘武周被派往边郡马邑,担任马邑郡鹰扬府校尉,成为地方郡兵的一名高级军官。
马邑郡郡内军事力量结构,和天下大多数郡的情况都一样。
因为它属于边郡,所以除了没有上番的府兵和当地的郡兵,还有一部分边军。
总人数,也就三千左右。
当然,原来东突厥没消停的时候,光是边军(防人)的数量都比这多许多。
可是,等卫王杨子灿对突厥完成惊天一战之后,北部各郡的大部分军力,都已经被陆续抽调进入白道城大营和其他要地。
所以,马邑郡太守王仁恭手下现在能调动的军队,也就不到两千之数。
而地方鹰扬府手里的军数,也才不到一千人。
而那些边军防人,虽也生活在马邑的地盘上,但人家可不受地方任何人管。
现在,他们只接受白道城大营辖制。
严格说,郡太守是不能直接插手郡内军事力量的。
这一块的权力,都应该属于郡丞。
可是王仁恭是谁?
那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军出身,而其本身在朝野中的威望也非常之高。
再者,李靖老兄迁马邑郡丞后,生性谦虚卑和,常对王仁恭以恩主和老师相待。
这样,马邑郡的军政大权,就自然逐渐集中在了老王手中。
可惜,此时的老王,已非彼此是的老王!
揽权,只是为了享受!
王仁恭看上鹰扬府校尉刘武周,还是有个插曲的!
原来在去年,马邑郡内早年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