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战国、秦汉时期,这里就是华夏农耕政权在雁门关外,最重要的养马之地。
先秦时期,秦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在此围城养马,也造就了马邑之名。
汉武帝时候,着名的“马邑之谋”,揭开了西汉王朝北伐匈奴的历史大幕。
做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碰撞最为激烈之地,马邑郡民族众多,多元文化丛生,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的大舞台。
从战国,到秦汉,再到大隋时期,南起雁门关、北至杀虎口,南北商贾已经走出了一条“马邑古道”。
这条古道,连接中原、大漠、中亚、欧洲,是一条稳定而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大动脉,也是北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支。
马邑郡最出名的地方,当然是位于善阳县的马邑城。
这座最早由蒙恬垒石而就牧马据点,一直是南方农耕王朝君主们的重要神经关注节点之一。
秦始皇嬴政,北巡长城的时候,来过这里。
汉武帝刘彻,更是以此地为三十万伏兵的要地,试图诱歼十数万匈奴南下大军。
而突厥人,每况南下,必然会在马邑侵略如火,掠夺这里的马匹、人口、财物。
马邑城,九战之地,死生之地。
此地,历来也是中原王朝安置北方归附、俘虏游牧民族的重要地区。
所以,这里民风彪悍、习俗参杂、崇恶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