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59章 总管

第59章 总管(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民国第一悍匪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大乾杀猪匠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灭我秦家满门,我掀了你的天下 我就是一个小助理

发诏通告,任命重病的张须陀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仪三司,荥阳郡郡守!

又过了一段时间酝酿,原豫州刺史府发生了重大的行政结构和人事调整。

天下,震动!

豫州刺史部,重新变为豫州总管府。

豫州总管,由骁果卫大将军、卫王杨子灿担任,统管各郡州县诸政军事。

原豫州刺史部,下辖16郡57县。

有河南郡(洛阳县)、荥阳郡(管城县)、梁郡(宋城县)、谯郡(谯县)、济阴郡(济阴县)、汝南郡(汝阳县)、上洛郡(上洛县);

襄城郡(承休县)、颍川郡(长社县)、南阳郡(穰县)、弘农郡(弘农县)、淅阳郡(南乡县)、淯阳郡(武川县)、淮安郡(比阳县)。

新设豫州总管府之下辖郡县,还是豫州刺史府旧地。

这些郡,多是京辅及三河地区,盖浊水及淮水中下游盆地及平原地区。

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从来是大隋北方粮仓和人口核心重地。

据大业六年的统计,豫州刺史府的人口,占当时大隋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

这也是河南、河北、山东,一旦天灾发生,很容易匪患横行的根本原因。

地少人多,人均耕地只有二十亩。

这经过四五年的天灾人祸的不断闹腾,人是少了,可也并没有少上多少。

之所以这些地方,现在看着是百里无人烟,是因为那儿要么浊水泛滥、要么天旱赤地、要么匪患肆虐。

所以,好多人家,已经迁移到深山密林、高大坞堡、核心大城之中。

当然,条件好的,早就拖家带口,包船南下迁徙逃难。

举家搬迁的,据搜影统计,大多是进入江南、剑南、荆南、岭南等地。

这一人口流动,让南方这些地区的人口,开始疯狂增长,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北风东渐,蔚然成势!

既然现在河南道最大的匪患瓦岗寨“已除”,杨子灿治政的重心,便要发生转移。

监国皇太孙杨侑,经过与留守政事堂苏威、萧瑀等人的商议,结合卫王杨子灿的建议,率先对京辅及三河地区的政事,进行了大调整。

当然,这是经过广皇帝的遥控和授意。

最大的政治,就是安民、赈灾、救灾、治灾。

具体,就是尽快引导逃难百姓,回转原籍,恢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将豫州刺史府升格为总管府,这也是广皇帝深思熟虑之后发出的一道旨意。

瓦岗寨因为杨子灿的大军之胜,药到病除。

这,让广皇帝心中大定。

只要中原稳固,其他地方再闹腾,也终究翻不起大浪。

所以,杨子灿便以又一宗室重臣身份,担任了大隋豫州总管府恢复后的第一任总管。

说简单点,他现在就是这16郡57县的土皇帝!

同时,也编制着广皇帝对总管府制度的恢复。

这重新恢复的总管府,权力远超前代,非常之巨大。

它是作为郡县级行政区之上的政府建制,既管民政,又管军政,还拥有一系列特权。

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拥有了中央授予的对郡县一级主官的任罢权力。

其实,宗室亲王担任总管府总管,这也是大隋立国以来的一项惯例。

只是广皇帝上台后,开始逐步收权,慢慢取消了总管府这一制度,代之以刺史部。

而刺史部,多为监察之责,权利有限。

现在恢复总管府,也是广皇帝也意识到了,天下统治的危机所在。

政出多方,无法合力。

匪患多剿而不靖,多有政令不一、以邻为壑之弊!

广皇帝多次思谋,像豫州刺史府这样的重原压舱石地区,一定需要一位可靠而强悍的实力人物坐镇。

原来想用张须陀,可他死了!

回头看现在杨家正牌宗室之中,老的老,小的小。

真是那句话,文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破怨师 灭世魔龙三岁半 不学鸳鸯老 回到汉朝当大佬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火烧黎明 九娘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背欺里火宿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