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听说,二位叔叔要去的那交趾郡,有个叫红河湾的地方,最是好种水稻,一年三熟。”
“所以,咱们粟末商队就想派人跟着二位叔叔,租些或开垦些土地,自己或请人种水稻等庄稼,以解东北缺粮之窘境!”
“侄儿在此,就是恳请二位叔叔施以援手,为我东北千百万百姓的肚腹之事,行以方便。”
阿布说完,起身跪于两位长者面前,然后就不管不顾地磕头下去。
丘和此人,少年时期就善骑射,很有侠义之风。
现在是老了,但他那股拯救黎民于水火的热血却未有冷却。
看着杨子灿这等年轻却又贵重的后辈,竟然为了远迁东北的百姓吃饭问题,不顾官员身架跪倒磕头,心里是既吃惊又感动。
而高士廉,更是被杨子灿的这赤忱一招,搞得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好孩子啊!
这大隋江山,还是后继有人啊!
这大屋作、王蔻,教育出来的玩意儿,真是个好东西!
丘和忙起身上前,双手扶起杨子灿,道: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贤侄为民兴利、心中有民、行之为民,如此赤子之心,让吾心甚欣慰之。”
“不说吾和士廉与贵父母的情义,单是为了那迁移去的千万大隋子民,吾等也应鼎力相助!”
“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说完,扶起阿布,回头向正自泪眼迷蒙的高士廉说道:
“士廉,谁说我大隋后继无人?子布贤侄就是啊!”
“是啊,想不到子布贤侄……年纪虽轻,但能身居高位……而不忘国之根本,实……乃大幸之事。”
“幸甚……幸甚至哉!”
高士廉有点激动,这说话也有点颤抖。
“好,咱们两个既然要去那烟瘴之地过活,又有如此便利,那就为老友、子布他们,拼上一回,如何?”
丘和一手拉着阿布的手,一手拉住高士廉的手,左右说道。
老爷子六十多岁的人,但身子骨异常健壮,这话说得也意气奋发、豪迈异常。
“好,就在那地方,咱们也干出个养活人的好地方出来!”
“好!”
“侄子布,替辽东之地千万百姓,拜谢两位叔叔大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