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草木旺盛,水光潋滟,很是赏心悦目。
悦来楼的前面,刚好是伊水分叉之地,故而自有一块天然的滩涂和空地。
将前面修造平整,便成了马车和牲口停休之所,很是便利。
此时,正是下午饭点,那停车处早就挤得满满当当。
阿布和自己的卫队,自然不用和人抢车位。
早有自家的伙计,牵着马头,直直地开进悦来楼后的庭院深处。
阿布抱着正心儿,温璇则一手扶着丈夫的胳臂,缓步进入但深处一个十分幽静的所在。
圆明阁。
这儿是今天阿布为三位长秋监大佬准备的雅阁,也是他自己常常和家人、亲朋宴客休闲的地方。
此时,长秋令袁弘、少令郑凤炽、丞张桐三人,带着夫人孩子,早已到达。
袁弘带着自己的夫人王氏,长孙袁令喜;郑凤炽带着夫人萧若曦,小儿子郑斌;张桐带着夫人刘氏、长孙张子胄。
这三人或带着长子、或带着长孙,年纪也都四五六岁。
估计他们也早知道,杨子灿的在京的公子也是这般年纪,所以算是不约而同的用心带了同龄的孩子。
大家相见,自是一番寒暄、介绍。
等孩子们相互认了叔叔婶婶,请了安,便一窝蜂的跑出去,到池塘边上去钓鱼玩。
却离和阿旗谷,自然是形影不离的跟着自家的心肝宝贝,也急急忙忙地跟了出去。
一会儿功夫,这雅致宽敞的宴席厅,便安静了下来。
这时候,隋早期的分餐制已经被现在流行的合餐制所代替。
在圆明阁内,正是当今最为风行的家具,大圆桌,小圆凳,旁边还有设计精巧的宝宝椅。
以前用宴,沿袭魏晋之风。
多在帷帐之内,各人跪坐于大榻之上,空间和食案都很小。
往往都是大菜、硬菜轮流上,就像阿布前世的流水席。
不过现在,随着大隋大吹国际化之风,许多风俗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月牙凳,胡床,方桌,方椅,圆桌,圆凳,转盘,大餐盘,共餐……
低矮的食案,变成了高腿的餐桌!
跪坐的姿势,变成了坐立的身形!
体量变大,菜品变多,围而共举!
这些变化,让人们生活得更自在,更紧凑,更亲近,更随意。
“子布兄,来,饮胜!”
袁弘是长秋监的头,自然是以他为尊,代表长秋监向阿布敬酒。
“公瑾兄、飞赞兄、学仁兄,饮胜!”
阿布端起酒杯,和三人又饮下了杯中酒。
这时候,菜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女人们,又带着孩子去了外边花园里玩耍,亭子里只身下了四人。
经过前面推盘把盏的互动,大家都已经变得热络非常。
到这个时候,也该到谈谈正事儿了。
“子布兄,咱们这差事,后天就要到貌阅和策论了,可依为兄看来,今天这合格之人也不太多啊!”
袁弘的话,倒是个大实话。
下午散场的时候,阿布专门看了下杨吉儿汇总过来的册子。
那成绩,的确都有点惨不忍睹!
不过想想也是,这掖庭署,哪有正经练武的地方和教习?
现在能参加武选的宫女,估计还都是靠着入宫之前的老底子。
武艺这东西,那民谚说得明白。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放眼看去,这些姿色和才具都算过得去的女人,那个是还想着在这个地方练武来得?
没用啊!
有那费心费力的功夫,还不如多学学丝竹礼乐、多背背经史文章!
甚至,去学一门实用的技艺,比如缝补、算术。
“是啊,公瑾兄说的是。这情况,我下午也发现了。”
“可是,那考试的成绩规则,却是主上和皇后钦定的,咱们这也没法随意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