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官对等。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从民间选拔或采选的女子,一部分会当嫔妃,一部分会当女官,一部分就是底层宫女。
大隋的采选制度和标准,沿袭了前朝秦、汉、南北朝制度,派使者入民间,选十三岁至十九岁者。
貌美者,为妃嫔;次美者,为女官;再次美者,为宫女。
但实际上,女官的选拔,最为严格。
为什么?
因为除了美色上的考核,还有文化水平、管理能力、个人素质等上的硬杠杠。
这大隋高端女性公务员,到底需要达到怎么样的条件才可能考上?
巧了!
阿布前世有好事者,有了研究。
这家伙,通过对这个时期女公务员墓志铭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要点。
请那些时刻准备穿越到大隋,然后谋算考大隋女子高级公务员的们收藏、点赞、加关注!
一圈三连!!!
甲,知书。
要对儒家《诗》、《书》、《礼》《易》等经典着作懂一点,无限靠近科举考试的经典书目。
乙,品优。
作风优良,“四德咸备”。至于是哪四德,这你都不知道,还考锤子的公务员!
丙,知礼,守法。
有勤法度,无思犯礼。
丁,谨慎。
小心见禄,强识多智,审对明密。
戊,多才,多艺。
要是擅长歌舞器乐,还会些烹调技巧,加分!
此外,如果有其他异能,更会加分,其入选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如懂点术数的理科女,大概率可入选太史局,参占星气。
如懂点机械的工科女,大概率可入选尚服局,入观文殿。
如懂点功夫的女汉子,大概率可入选尚宫局,保后女行。
记住,这就是女武官的所在部门!
再说说籍没而来的女官。
籍没,当然是指官员才能拥有的一种高级处罚待遇。
所谓籍没,就是官员犯事儿后,其财物、家属,除了被砍头的,其余全部充入官产。
对,官产,官方的财产!
财物好说,人是怎么个官产法?
大致有几类。
发配远方为民为奴,降籍为伎入官入营,做为奴婢发买或入掖庭。
前面的不说,单说入掖庭者。
何谓掖庭?
掖庭,最早出《汉书》之《百官公卿表上》中。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饮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廷。”
掖廷者,掖庭。
前身出现在周朝,它被成为\\\"巷\\\"。
秦时,改称\\\"永巷\\\"。
汉时,永巷因地处后宫掖门,故武帝时又将\\\"巷\\\"改名为\\\"掖庭\\\"。
掖庭,与后宫密切相关,主要职能就是选妃。
此之,汉时的掖庭,还具有监狱的职责。
魏晋南北朝时,掖庭制度逐渐完善,已有掖庭令、掖庭监等机构体系。
进入隋朝,掖庭便成为内侍省——也就是现在长秋监的一部分。
这个由皇后直管的长秋监分支局署,由掖庭令、丞各二人领之,皆为士人。
这时候,后妃入宫的采选工作已不再经过掖庭,掖庭署成了看押罪臣女眷的皇宫准监狱机构。
以阿布这个后世之人的观点看,掖庭监狱对于这些籍没女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去处,
为啥?
掖庭署虽有监狱之实,但却比宫外的那些地方监狱,要好上不知道几千倍。
这儿,最起码还相对具有些人性和皇律监督!
毕竟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皇权的宽宏和仁慈,同时也对她们进行某种程度的保护。
这样,从云端坠入深渊的她们,免遭世俗中万恶人性污泥的摧残!
有的女人,可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