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威的准备,最充分。
只见他袖口一抬,就从里面掏出一个小小的精装卷轴出来,《尚书》。
这老小子,看来时时将这东西藏在大袖之中。
“陛下,臣不同意南巡,且在这个时候!”
“天下纷乱,匪乱未靖,主上绝不可轻离国本。”
“献上《尚书》之《五子之歌》,望陛下鉴之,听之!”
苏威知道,以前自信现在固执的广皇帝,不愿意多听废话,于是直接拿出《五子之歌》说事儿。
此言一出,其他人接连变色。
啥是《五子之歌》?
传说,夏朝君主大禹的儿子启,开启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君主制时代。
然而启的继承人太康,享乐游猎,声色犬马,长期在外晃荡。
结果,都城被反王后羿给夺取了,太康本人也在回来的路上被废而放逐。
他的五个弟弟和母亲,流落洛河之畔,长太息而泣不止。
乃作《五子之歌》,以声讨太康的昏庸,歌颂大禹的功德。
《五子之歌》,是大中国先辈最早发出的一声,关于帝王嘻戏于外而失都亡国的叹息!
都惟邦本,本固邦宁。
裴蕴哆嗦着,不知道要不要将这薄薄的但沉重无比的《尚书》之卷接过来,再递给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广皇帝。
“苏无畏,好,好一个无畏!”
“大胆!”
“尔认为我就是那太康?还是认为你就是伊尹?”
广皇帝微微眯着眼睛,盯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年纪大多了的两朝三代老臣。
伊尹,那是另一个相似情节不同结局的帝国故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想象,却又细微的差别。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商的时候,有一个很像太康的国君出现了。
太甲!
为什么像?
太康,是夏朝建立者夏禹的孙子。
太甲,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孙子。
简单点就是三个字,皇三代。
这两个相差大几百年的哥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
都是先扬后抑!
刚刚继承大位的时候,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一派明君风范!
精力完全驾驭了自己的欲望!
可是,过了三两年,精力就出问题了,欲望超过了精力。
不修政事,好酒好色,游猎嘻戏,暴虐乱德……
不过,太甲这小子最后竟然成了一代明君!
咋回事?
属于商朝太甲的《五子之歌》呢?
没有!
呵呵,原来出现结局差异的关键,就在上代君王留下的政治遗产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