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有时间才能回答!
不过,他在大青山留下的入侵战争红利,让骁果卫和大隋,发了一笔洋财!
无数突厥败兵、溃兵、伤兵,无数的牛羊马匹,无数的抢夺搜刮的财物……
还有,无数的战功!
白道之战的扫尾工作,整整持续了十多天。
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攻防战,只算是一场偷袭战。
大隋北路截击军,依靠预选战场的优势,充分利用了地理地形的条件,准备充分。
他们仅仅以十万数量的部队,打残了毫无准备的突厥二十七万回师部队!
被切分成无数段的突厥人,首尾不能相顾,加上根本摸不清在大青山中藏了多少大隋军队,所以很快就发生了溃散。
军队一旦不能聚拢,集群的战斗力就一点儿也发挥不出来,其结果必然是败亡。
当突厥人上不了战马,或者战马的马速不能提起来,更或者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其发挥出他们善于迂回进击的空间,那他们什么也不是。
失去优势的突厥人,根本就不是习惯于阵地战、胶着战的大隋军队对手!
逃窜于大青山遍野的突厥人,还是让搜索围捕的北路截击军付出了一些代价。
但不管怎样,从都拔扔下他们突围逃亡那一刻开始,遗留在大青山战场上的突厥人命运便注定了。
要么投降,要么被杀!
要么,翻山越岭穿越古长城,将自己交给荒凉无际、绵延起伏的阴山山脉。
这里,遍布森林、灌丛、草原,但同样生活着许多猛兽。
比如,狼、虎、豹、黑熊、野猪什么的。
当然,如果是一个猎人出身的突厥逃兵,那么他逃亡存活的几率会很大。
因为整个阴山山脉中,除了猛兽还有许多可以捕猎的食物,如岩羊、羚羊、黄羊、麋鹿、狍子等。
慷慨的大自然,绝不会吝啬于一个求生的优秀猎人。
阿布下令,快速肃清战场。
他准备下撤大青山,在山下大黑河旁的坝子口屯营驻扎。
那里,有北魏时期修建的一座土城,叫白道城。
之所以要驻扎于此,一是要等待朝廷准予班师的圣旨,一方面还是要防着塞外的突厥人再次南下。
当然,以上这都是客观原因。
其实在阿布心里,还有就近谋算突厥草原上大事的私人考虑。
他,在急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一盘独属于他自己的大棋!
快速清扫战场撤离,还因为这大青山中的气候。
看这时候的天气,大青山一带估计将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降雪!
一旦被塞北的大雪封锁在这山中,那就险恶了。
阿布派将作营、辎重营、卫戍营先期出发,修葺扩建白道城营地,搭建大量常驻型的排屋、马棚、仓库。
不管怎样,要为长期屯住做最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