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这东西还能成为硬通货,可以折支俸禄呢!
甚至,可以像金银铜一般,当做商贸的一般等价物!
嘿嘿,想多了!
阿布就是想过那种让味蕾狂欢的生活!
绝对不学广皇帝这样的工作狂魔式的人生!
还有个原因,就是阿布的族人所生活之地,可全部是以肉食为主的地方。
香料,绝对会让吃肉成为一种享受,而不该是一个完任务式的果腹负担!
阿布拓植南洋,最主要的目标是香料群岛。
诃陵国,也就是阿布前世时的印度尼西亚西北部。
不过在这时候,还没有印尼这个概念。
这里,现在全是一个个佛教小部落,一岛一城为酋长。
其所谓情貌,有这样一段描述:
“竖木为城,作大屋重阁,以棕榈皮覆之。王坐其中,悉用象牙为床。食不用匙箸,以手而撮。亦有文字,颇识星历。”
“俗以椰树花为酒,其树生花,长三尺余,大如人膊,割之取汁以成酒,味甘,饮之亦醉。”
阿布瞄准的,是马鲁古群岛,是诃陵国东北部岛屿的一组群岛。
这岛上,山岭险峻,平地少,多火山,赤道横贯,干雨两季,森林密布。
其上,天然盛产丁香、胡椒、肉豆蔻、生姜四种香料,还有许多像铁木、乌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珍贵的木材。
并且,这里是阿布准备大规模种植可可、咖啡、橡胶、金鸡纳等树木的理想之地。
所以,这里必须要有!
陆仟在开拓崖州岛内陆的同时,也积极配合阿克泰弟的南洋水师,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手、商人、向导。
特别是,那些自汉朝开始,就一直往来于南洋的贸易世家!
麦梦才,才是总负责人。
这时候,远洋航行,最难的已经不是造船技术和用帆技术。
粟末地的航海科技,目前也是中西合流的成果。
这之中,还加入了许多阿布穿越时带过来的一些脑袋中的黑科技!
私货!
造船上,大量学习吴国、南北朝、大隋的航船制造技术,也加上了一些阿布这个二把刀的合理化建议。
比如采用“V”型船体、前高后底、整根樟木外龙骨、松木板、麻绒加油灰塞缝抹桐油防水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粟末地的远洋船,已经采用了大中华特有的一些造船技术独创发明。
首先,是披水板的发明使用。
这个装置,装于船舷两侧,逆风时下风侧放入水中,增加水阻减少偏航。
在帆、舵、披水板配合下,使海船能够在各个风向中平稳航行。
其次,是平衡舵的发明使用。
舵,在汉朝时早已经发明,主要用来控制船的方向,这个时代是由以桨代舵和桨形舵两种舵一统江湖。
平衡舵的出现,标志着船舵发展的成熟。
但能在粟末地的远洋和内河船上出现,完全是因为阿布的乱入。
这是一种绝对非时代性、跨越性、超前性的发明创造!
大中华古船的成熟平衡舵,按照原本的历史,一直要到阿布前世宋朝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现在,粟末地的这种平衡舵技术,已经开始向三个方向演变。
一是适应内河船航行要求的“麻秧子船”所用的那种平衡舵;一是适应远洋船航行的体型大、设计精巧的不平衡舵;一是那种上半部分不对称、下半部分对称的半平衡舵。
第三,是开孔舵的发明使用。
开孔舵,就是在舵叶上开有数列菱形小孔。
舵叶两侧水流相通,从而在操舵的时候更加省力,而一点儿也不影响舵的效力。
最后,就是独创性的水密隔舱的发明使用。
这同样是伴随阿布而来的穿越技术。
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单个舱区。
这样就可隔开渗漏进水,不易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