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不再提“凡事军前事宜俱需上奏”的命令。
这让宇文述等领军大将,长出一口气。
来护儿的水军,整装待发。
这次没有像上次一样单兵急进,呆在离水河口的海岛上看日出日落,而是乖乖地呆在东莱郡出海的港口,静等消息。
其实,杨玄感也没放过利用来护儿的名声来做大。
为了号召更多的人来加入自己,他听从李密的计策。
在来护儿大军到洛阳的沿线郡州,派家臣扮特使矫诏传令,说来护儿造反。
然后,命周边的军民来自己的黎阳仓会师、领粮草,平叛。
一旦等这些人赶来,杨玄感就进行威逼利诱,拉拢入伙。
还别说,用这法子倒也套住了不少人。
可也有一些自认脖子硬的,最后被杨玄感用刀给硬砍断了。
其实,来护儿一早就发现了杨玄感的不对劲。
首先是大军的粮秣。
时断时续、越来越少。
其次,就是军中一个大人物的叛逃。
谁?
李子雄。
李子雄,性格豪爽,胸怀大志,从北周到大隋,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隋朝建立后,垒共历任骠骑将军、大将军、江州刺史、幽州总管,后为民部尚书。
因为明辨是非,能文能武,深得隋炀帝信任,又转任右武候大将军。
但这李子雄能力强,所以也是恃才傲物,既管不住嘴又捆不住手脚,所以又犯事获罪,终被除名为民。
广皇帝二次东征,念其才能,便派他到来护儿军中效力,以图再起。
可惜,李子雄这时候早就上了杨玄感的贼船。
他和朝中的一干人,如光禄大夫赵元淑和兵部侍郎斛斯政之流,都靠上了杨玄感。
杨玄感的两个弟弟,为什么能轻易脱离征东大军南窜?
就是这帮人,特别是斛斯政的策划协助。
对于李子雄和杨家的关系,来护儿心知肚明。
等军中细作报告了李子雄最近的行迹,又接到杨玄感反叛的急报,他第一时间就下令捉捕李子雄。
可一会儿功夫,
逃了,还留下好几具尸体,全是一刀毙命!
谁的?
广皇帝秘捕李子雄的特使们!
原来广皇帝比来护儿还要早知道杨玄感造反的消息。
一收到警讯,就立刻下令捉拿李子雄前往涿郡问罪。
这时候,也由于杨玄感弟弟杨万石的被捕,也让这些在朝堂作妖的大白脸们大白于天下。
抓捕这些人的特使,带着诏书,不是在抓人,就是在抓人的路上。
李子雄是什么人?
妥妥的文治武功样样不差的猛人啊!
他见来使气势汹汹地找他,知道事情败露,二话不说,出其不意就将其斩于刀下。
趁其他人愣神的功夫,穿墙夺屋,潇洒遁去!
他去找他生命中的贵人——杨玄感去了!
他这一来,真是让杨玄感大喜过望,顿时有了如虎添翼之感!
不像李密,智谋虽好,但缺乏名望,这时候在叛军中,更多像个架构工程师。
而李子雄不同,那是真正有实战经验的大项目带头人啊!
军也可,政也可,名也可,望也可!
不要忘了,他的文职最高是民部尚书,武职最高可是右武侯大将军!
家世,更不用说!
来护儿虽然没收到广皇帝回援东都的命令,但还是力排众议,大胆地率军火速赶往东都。
因为他知道,一旦洛阳被攻破,满朝文武百官的家眷,就将全部落入杨玄感的手中。
到时候,不仅投鼠忌器,而且会造成军心不稳、天下大乱之局。
杨玄感之乱,乃心腹之患,是当前大隋最高等级的政治事件。
而相对来说,征服高句丽,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疥癣之疾!
在来护儿承诺独担专擅之罪之后,他以铁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