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的问题,杨玄感将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偷偷从东征大军中召唤回来。
还把东都城中另一个弟弟杨玄挺,也秘密招入军中。
这些可靠的亲人,将和其他一帮投奔而来的权贵子弟,率领诸军。
第三,建立了自己的军政两套班子。
杨玄感以李密为军国大相师,谋划军政两路。
任命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各自部众接近万人。
此外,他派出使者密信,积极联络周边郡府,共谋大业。
那些平素对广皇帝有怨、或者这天下大局不满的人,开始纷纷投效,或暗通款曲。
甚至是现在的朝堂之中,如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人,也开始秘密苟且。
杨玄感造反的FLAG正式一竖,风云即变。
他老爹杨素的门生故吏、以及平素里与之交好的亲朋好友,开始明目张胆地前来投奔。
这事儿,赶早不赶晚。
早了,就是从龙之功。
晚了,那只能算识时务者!
一时之间,杨玄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到月末的时候,他的这支造反队伍,很快就发展到四万余。
策划大师、杨玄感的谋主李密,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占涿郡,扼榆关,掐断广皇帝回国归路。
中策,占西京,回归关陇势力的老巢关中,与广皇帝形成东西对峙之势,两分天下,徐图大计。
下策,占西京,踞国都,领大义,号天下群雄,共击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