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将流民引入粟末地实边,倒是一个妙招。不过,流民愿意去那苦寒之地么?”
广皇帝疑惑地问裴矩。
裴矩正思考这个问题。
他这种特务头子,考虑问题常常不会从正面去想,而喜欢从阴暗的角度琢磨事情的真相。
按照外候官的密报,这一年多,粟末地从各地招募和引入大量的人口。
但奇怪的是,大多数是女人。
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粟末地的整个人口,也就一万多人,看着不少,可那地方大啊!
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穷山僻壤的存在!
分析原因,无非地理酷寒、医疗欠缺,生育率和人口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加上前些年粟末地一直在和高句丽摩擦打仗,人口变化和消耗得非常厉害。
这也对大隋隔离边患政策,造成了非常不利的隐忧。
毕竟,粟末人一直以来担当的角色,就是大隋最后一道抵挡高句丽屏障。
粟末人,骨头硬,又始终和大隋亲近,是附属民族和小国中的绝对表率!!!
然而,不管皇帝家和粟末大屋作家的感情有多深多厚,但在国家利益层面,大屋作的粟末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大隋炮灰!
有用的炮灰!!!
现在炮灰想要人口,说是实边之举,但可也是壮大实力的举措啊!
强大起来的粟末地,会不会又是一个高句丽?
“陛下,如果高句丽一直保持顽固之态,引流民实边,也未为不可,也的确是谋国固疆的好法子!”
“只是,如果这粟末地强大了,会不会……”
裴矩欲言又止。
这大屋作家和当今两代皇帝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密切关系,这话不好说重!
“是啊,陛下,裴大人未尽之意,就是怕这粟末人将来尾大不掉,又变成一个高句丽来!”
元寿倒是一个军人性格的直筒子,直接就把话给挑
明了!
“什么?你们说大屋作家?是造反还是独立?”
“我还倒是真希望,他们家能搞出一片天地出来!”
“我告诉你们,先王曾经当着我和大屋作的面,说只要这杨勇继争气,可以扶持他在白山海水之间做个王!”
做个王?杨勇继?
两组词汇,像闪电一样击中了裴矩和元寿!
这,这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皇家秘辛?
要知道,大隋自立国以来,非皇子不得称王,更不要说立国!
还有,两人突然想到大屋作的那个汉名子。
那可是先皇亲自给取的。
赐姓,赐名,赐字。
什么名字?
姓杨,名复,字勇继。
不对不对,大大滴不对!
以前吧,大家和大屋作相熟,对于他被先皇赐姓赐名赐字的事情,也只是羡慕一下罢了,可从来没有过多深思。
即使感到这名字和某位皇子有关联,也只是奇怪一下而已。
毕竟粟末人大屋作,也就是个偏居一隅的附属小族的头人罢了。
现在看来,这之中是大有深意啊!!!
我滴天,这是要窥得天机吗?
两个重臣心中慌得很。
所有事关天家的事情,都会和性命相关,搞不好这两老头会招来灭顶之灾!
杨勇,杨复继勇,这之间,会是什么联系?
杨勇死的时候,四十岁。
那时候,当今的广皇帝三十七岁,大屋作二十七岁,王蔻二十七岁!
杨勇死的时候,大家可清楚是得了疯魔病致死,如果按照阿布前世的分类法,就是患了人格分裂的精神病。
也因此,失掉了太子之位。
全然不是江湖上所说的父母不爱、广皇帝阴谋之论。
这事,在朝的一些老臣可是亲眼所见,骗不得任何人。
至于后世之说,皆是房玄龄等人为了恶心大隋、表彰唐朝而故意编纂的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