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局部地区开始生疮、发炎,变得危险!
叛乱发生了!
事实证明,简单的放粮、安抚、维持温饱等举措,是无法根本解决灾难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造成的伤害。
不可持续!
“流民,怎么又是流民?不是已经开仓放粮,就地安置了?”
广皇帝一摔奏章,不高兴的问道。
纳言(宰相)苏威上前道:
“陛下,虽已放粮,但受灾人数太多,区区本地之粮,是不够的。”
“为何不够?各郡之义仓,加上大仓,应该足已安民。往后不足,还可从周边各郡调集。”
广皇帝越发不满。
这些大臣,全当自己不懂仕途经济似的。
“这个,据臣所知,这义仓和本郡大仓的确不足。“
“发生水灾的地方,义仓毁伤殆尽,大仓也是所剩无几。至于旱灾之郡,本就是贫瘠之地,义仓和大仓的储量不是太多,再加上这次流民作乱,一些大仓也有损毁!”
苏威是个经济学专家,但对救灾、赈灾的实际情况并不是非常清楚。
“又是流民,可恶!我看这里面多有贪弊之情。裴蕴,你说说!”
见自己的宰相说不清楚也不敢说,于是广皇帝点了御史大夫裴蕴的名。
“启禀陛下,臣确实收到灾区贪弊的奏章,其中既有地方官吏,又有朝廷大员,只是具体如何,暂未可知!”
“臣愿领旨,亲自前往查看,定将为祸地方、大发灾难财的贪官污吏绳之以法!”
这裴蕴不愧为有名的清官干吏,这大皇帝还没说调查处置,就主动请旨为民伸张。
裴蕴的话,将在场一个大官吓了一跳。
谁?
宇文述。
宇文述也是宰相,但他主要管的是军务。
那他害怕什么?
因为,他自己非常清楚,裴蕴嘴中说的朝廷大员,很可能就是自己。
宇文述这个人,是个厉害的人物,文韬武略,样样不差。
但他有个臭毛病,就是贪。
凡是能让他看见的、闻见的、听见的财,他都会想尽办法去粘上一手,不管这其中有多大的厉害!
爱财不要命!
他利用自己遍及朝野的势力,插手地方,多处伸手,赚得盆满钵满。
这次广皇帝难得地下旨开仓放粮,早盯着这一块的宇文述怎么能忍受得了?
于是与放粮官员、地方仓署、南北奸商一起勾结,倒卖和私藏了巨量的粮食布帛。
现在听说铁面裴蕴要请旨下去严查,怎么能不急呢?
正这么想着,就听见广皇帝说道:
“好!查查好!”
“顺便看看,这流民到底是怎么来路,有密报说那儿已经在聚众闹匪,你也去看看!”
“虞世南,拟旨!”
秘书监虞世南便开始忙活了。
“陛下,臣愿意陪同裴大人一同前往。”
“既然地方不靖,也需要以武治乱。那些叛匪,想来也得知道朝廷的威严和法律!”
宇文述思来想去,给自己想了个参与其中的理由。
至于到时候怎么解脱困境,那也得先搞定眼前的差事。
班列里的大臣们,用异样而不屑的目光,看着这个贪财如命的老头。
“准,有爱卿前往,想必很快就有好消息了。”
广皇帝貌似高兴地说道。
于是,裴蕴得到了赈灾监察大使的头衔,宇文述多了个副使的差事。
两个宰相一同前往,也算表明了广皇帝、大朝廷对此事的格外重视。
这时,刚刚北巡回来的裴矩,上了关于高句丽意图勾结东突厥干大事的奏本。
等裴矩当着朝堂众位官员的面,将此事的前后情况讲述了一遍后,臣子们哗然一片。
广皇帝自然是大怒。
“高句丽君臣,皆是狼子野性,不遵臣礼。我已经准备了好多年,现在也差不多该到落子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