怖,冰冷。”
“高大元,我要让你断子绝孙!”
渊爱索吻泪如雨下,将中指伸入嘴中一口咬破。
然后举起血淋淋的手指,指天发誓!
随后,关于渊爱索吻中箭受伤昏厥之后,内城墙下发生的一幕,也传到了渊爱索吻耳中。
当然,还有他的那些盟友们,被施以极刑祭旗的故事……
这仇,算是永远结下了!
离河,围绕王都城东南。
西边和北边,全是丘陵和高山。
东边和南边,却是平坦的王都平原和应康平原。
现在,王都平原上,分布着二十多万军队,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平原上的农民,拖家带口,早就四散躲避战乱。
已经上浆的麦子、陆稻和谷物,黄澄澄的就被遗弃在地里。
庄稼们,任由兵马车骑来回碾压。
然后,一穗穗的,倒伏下来,钻入泥浆,重回大地母亲的怀抱。
天色,也变得越来越险恶。
连续的干旱和高温,终于迎来了厚重的乌云,空气里含着一股腥腥的湿气。
那是来自东海岸的暖湿气流,半岛的雨季来临了。
天际间,在乌云的缝隙之间,是一道道刺目的闪电。
然后,一声声轰鸣的惊雷,由远及近。
就像人们的头顶上面,有无数巨大的车轮在来回奔驰。
其实,在雷暴的天气里,手里拿着长短的铁制武器,无疑是危险的。
巨大的电流,伴随着一股股电火花,将一些人变成焦炭。
这样的事情,在两方对峙的军队中,都发生了。
不祥之兆吗?
不,这是催促双方抓紧开战的号角。
因为无论是渊爱索吻还是高大元,都已经等不起了!
杀!
在雨点正式落下来之前,双方在平原田野里的大战正式开始。
坦率地说,高句丽的确学习了许多中原的文化,甚至大部分是照搬。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关于战争,高句丽学到的并不多。
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战争中非常重要的布阵之法,高句丽人似乎学到的非常之少。
一方面,可能是老师不愿意教,这个太高端。
另一方面,是因为高句丽人脱胎于游牧民族,其作战理念深受马背作战的思想影响,不太讲究所谓阵型,而特别强调具体的战术。
这也和高句丽的国家地理构型有关。
高句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适用于耕种和生活的平原地带非常少。
曾经有一个巨大的汉江平原,后来却被新罗占去了。
也因此,大多数的城池,都会选择在小山之上,并且全为坚固的石头碉堡型城市。
在高句丽国内作战,无论外战还是内战,很少会采用野战,最常见的都是攻城战和守城战。
具体战法上,玩得最熟悉的就是什么诱敌深入、半渡而击、疲而攻之、围而歼之这几种。
像现在这双方的布阵,实在是乏善可陈,全都是高句丽人最传统的左中右分布的鹤翼阵。
鹤翼阵!
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
左右两翼,张开如鹤的双翅。
这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
一般这种阵法,最常用的战术思想就是左右包抄。
鹤翼阵看似简单,但对处于中军的大将,有非常高的战术指挥能力要求,要能做到两翼张合自如。
既可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
而大将本阵,则要求防守严密,阵形宽厚,防止被敌人一线突破。
两翼的左右偏将,则应当机警灵活,要随时关注中军的指挥,在密切协同的基础上,攻击猛烈,收放自如。
否则,就根本不能达到布列此阵的目的。
高宾的勤王军,也是一副雁翼阵。
其野战队列,是将轻装弓骑兵,布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