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164章 汉时遗落明月光

第164章 汉时遗落明月光(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民国第一悍匪 玉剑仙缘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杀猪匠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 开局满级天赋,大婚后我无敌了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我就是一个小助理

>直到翻到一张是用古隶,也就是汉隶早期的一种书法写就的诗,阿布这才确认,这里的确是苏武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因为这首诗,阿布不仅读过,而且许多接受过传统汉文化教育、特别是汉朝史册的人都知道。

那就是苏武离开家乡远赴匈奴时,写给妻子的那首悲伤的《留别妻》。

“朔月昏暗,风雨不归,留宿秘洞,念长安妻子家人,再书小诗宽怀。”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果然是啊!”

阿布叹息地合起这张羊皮,将他小心的卷起放在一旁。

心中想着,不知道苏武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否知道自己日夜牵挂的少年妻子,仅仅在一年之后就已经改嫁做他人妇?

翻过这些抄写诗歌的羊皮,便发现苏武的心路历程。

从开始的愤慨激昂,到中期的消沉迷茫,再到逐渐清明和坚韧、淡泊。

有写回忆的,有写牧羊生活的,有些是那些权贵说客来拜访攀谈的,有点评匈奴时政的,也有些百姓疾苦的。

零零总总,不下五百二十段。

诗词的东西,阿布不怎么在意。

倒是那些疑似的小日记,让阿布大感兴趣。

于是干脆让胡图鲁在这洞中,生了火堆,架起茶壶小锅。

边喝茶,边就着肉干,仔细拜读这些苏武留下来的珍贵文字。

这些文字,写的显然全是苏武来到瀚海之后的事情。

瀚海,也就是那个时代汉人嘴里的北海,现在铁勒草原上人们说的贝海尔湖。

按照《汉书》的记载,单于之所以将苏武放到遥远的瀚海,是因为苏武是个死硬的不降分子。

带动着好几个跟随苏武出使的人,坚决不投降,因此惹怒了大单于。

但现在按照苏武的文字,那字里行间的笔触和愤怒,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是另有一番原因。

原来,当时在整个广袤的匈奴大地上,已经生活着不下二十多万的汉人。

全都是自秦到汉初以来,陆陆续续,或躲避战祸、或被匈奴人南下打谷草掠走的中原人口。

汉人,是个非常特别的族群。

无论他们到哪儿,都会对周围的人、事、物等产生巨大的同化和影响。

匈奴人为了防止这些汉人造反,最初采取的,依然是酷烈和严密的管理。

但是,汉人实在是太聪明、太有用了。

进入匈奴的汉人,由于掌握着当时先进的政治、军事、文化、农业和手工业等思想和技术,对匈奴的整个社会,已经产生了非常深远影响。

汉朝之前,匈奴并没有像样的农业。

从中原的汉人大量涌入匈奴时开始,匈奴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穿井,灌溉,畜力耕作,铁农具的使用……

最后发展到利用军屯,来对抗汉王朝!

与此同时,大量进入匈奴的汉族工匠,也开始在匈奴经济生活中崭露头角。

建筑、铸造、制陶、筑城等,全面发展,一点也不输于汉朝同期的水平。

随着入匈汉人的大量增加,匈奴的农业发展起来了,手工业门类也开始齐全了,经济结构也趋于完善和合理。

而或因俘虏而投降、或因主动投奔而投靠,部分原来大汉的精英和贵族,进入到匈奴上层,开始参与政事。

韩王信、燕王卢绾、中行说、卫律、赵信、李陵、李广利,卫律,等等。

匈奴与汉朝的实力差距,开始变小。

分庭抗礼之势,悄然形成。

匈奴王庭,深刻感受到了引入汉人参与国事、经济的巨大好处。

于是,普遍开始对汉人的拉拢、引诱、招降和劝降策略。

汉人的地位,得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九娘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背欺里火宿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